技能学科的大概念:以理解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育探索者,他在深入研究《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后发现,大概念在技能学科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它不仅连接了理论与实践,更指向了教学的核心目标——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


从简书平台上的热搜话题“《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11:技能学科的基本问题也是指向大概念”出发,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实际教学中。通过整合整本书阅读、语文实践活动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他意识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所在。无论是阅读与鉴赏,还是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这些基本的学习方式都应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从而形成连贯而有意义的学习路径。


一、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可见的学习”,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他认为,这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更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刻诠释。例如,在设计学习情境时,教师需要结合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际价值。同时,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可见的学习成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他还提到,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并非简单的知识点堆砌,而是要通过主题化、项目化的活动,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知识的横向联结,还能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发展。


二、跳出语文看语文


他进一步指出,有时候跳出语文看语文,可能会看到更多可能性。借助其他学科的视角审视语文课堂,可以提出更为创新的教学策略。例如,“少告诉,多发现”和“跟着学生走,帮着学生学”等理念,正是通过减少教师主导、增加学生自主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还分享了一个案例:在一次单元教学设计中,他尝试将数学的“转化思想”引入语文课堂。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结构,还能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这样的跨学科融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大概念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关于大概念与核心素养的关系,他认为两者密不可分。大概念就像大脑中的“主干道”,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而核心素养则包括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们共同构成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建议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做到以下几点:
- 明确学习目标,确保每一项活动都能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 设计有效的表现性任务,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 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理解。


四、未来的教学展望


最后,他总结道,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模式。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他们拥有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