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

清明祭祀:血脉中的眷恋与传承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加了今年清明节的一系列祭奠活动。从家族中一位烈士信息的发现,到各地不同形式的纪念仪式,让我深刻感受到清明节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这不仅是一次对逝者的追思,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这是981位志愿军烈士的回家路

从2014年至2024年,我国连续11年接981位志愿军烈士回家。去时少年身,归时报国骨。铁血今犹在,山河已无恙。文章以个人视角叙述了这段感人的历史,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和对和平的珍惜。

山河如愿,英雄回家 —— 43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11月28日,43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在运-20专机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沈阳全城迎接英雄归来,这一刻,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乡。每一次烈士遗骸的交接,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与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召唤。

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初冬的夜晚,南开大学师生悼念叶嘉莹先生,缅怀她的学术贡献和爱国情怀。同时,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236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铭记国际友谊的力量。在八宝山烈士公墓,萧明华烈士的骨灰安葬于此,她的英名将永远流传。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的文少卿团队,为无名烈士寻根,让更多的英烈得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