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用人哲学:宁用70分的“人材”,也不用90分的“人才”

在商业世界中,稻盛和夫的名字如雷贯耳。作为日本“经营之圣”,他不仅创立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还在80岁高龄时成功拯救了濒临破产的日航。然而,稻盛和夫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的商业智慧,更在于他对人的深刻理解。


最近,我重新读了稻盛和夫的一段话,让我深受启发。他说:“宁用70分的‘人材’,也不用90分的‘人才’。”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用人哲学。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也曾纠结于如何选择团队成员,是选那些能力出众、简历闪闪发光的“人才”,还是选那些虽然能力稍逊但态度端正、愿意学习的“人材”?


1. 什么是70分的“人材”?


稻盛和夫所说的“人材”,并不是指能力不足的人,而是指那些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平平,但却具备强烈的责任感、谦虚的学习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人可能没有耀眼的学历背景,也没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但他们有着一颗愿意为公司付出的心。他们懂得感恩,愿意与团队共同成长,能够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承担责任。


相比之下,所谓的“90分人才”往往拥有出色的学历、丰富的经验和令人羡慕的技能。他们在面试中表现出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这类人有时会因为自视过高而忽视团队合作,甚至不愿意接受批评和建议。他们可能会为了个人利益而忽视公司的整体利益,最终成为团队中的不稳定因素。


2. 为什么选择70分的“人材”?


稻盛和夫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员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70分的“人材”虽然在能力上不如90分的“人才”,但他们有着更强的可塑性和忠诚度。他们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断学习和进步,逐渐成长为真正的“人才”。而90分的“人才”虽然起点高,但如果缺乏谦逊的态度和团队精神,反而可能成为企业的负担。


在实际工作中,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曾经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候选人,简历上的每一项都让人惊叹不已。然而,在入职后不久,我发现他总是独来独往,不愿意与团队成员沟通,甚至对其他同事的工作指手画脚。尽管他在技术上确实非常出色,但他的行为却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士气。最终,我们不得不让他离开公司。


相反,另一位同事虽然刚加入公司时能力一般,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主动向他人请教,努力提升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他不仅掌握了更多的技能,还成为了团队中的核心成员。正是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让他从一个70分的“人材”逐渐成长为90分的“人才”。


3. 如何培养70分的“人材”?


既然70分的“人材”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如何培养他们呢?首先,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关键在于是否有人愿意挖掘并引导他们。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相信这些“人材”能够在未来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并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机会。


其次,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当大家齐心协力时,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因此,我们要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


最后,我们要为他们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氛围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问题,确保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4. 结语


稻盛和夫的用人哲学告诉我们,选择员工时不能只看表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看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70分的“人材”虽然在起点上不如90分的“人才”,但他们有着更强的可塑性和忠诚度,能够在未来的成长中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给予这些“人材”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帮助他们成长为真正的“人才”。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找到合适的人才是每个企业面临的挑战。稻盛和夫的用人之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让我们不再盲目追求表面上的“优秀”,而是更加注重内在的品质和潜力。或许,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成就了稻盛和夫的伟大事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