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在安徽铜陵的德上高速上演。一辆小米SU7标准版新能源车撞上护栏后起火燃烧,最终导致车内3名年轻女生不幸遇难。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广泛关注。
事故发生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根据官方通报,这起事故发生在3月29日22时44分,地点位于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车辆撞击护栏后瞬间起火,火势猛烈,现场视频显示浓烟滚滚,令人触目惊心。有目击者称,当时火势蔓延极快,几乎没有任何救援时间。而据家属透露,车上3人均为女大学生,她们原本计划前往铜陵游玩,却在途中遭遇不测。
“我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关于事故原因的具体回应。”罗某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哽咽道,“我们只知道车子撞上了护栏,然后就烧起来了。”
目前,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但外界普遍关注的是,为何碰撞后会如此迅速引发电池燃烧?
碰撞后为何无法打开车门?
家属和部分网友质疑,碰撞发生后车门是否真的无法打开?如果车门能够及时开启,或许悲剧可以避免。对此,小米公司在声明中并未明确提及车门状态,仅表示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车由于电池布局特殊,在碰撞后可能会出现电路短路或锁死的情况,从而导致车门无法正常开启。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行业内需要共同面对的技术难题。
电池安全性究竟如何?
作为一款主打高性能的小米SU7,其搭载的电池技术一直备受关注。然而,此次事故让人们对新能源车的电池安全性产生了新的疑虑。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碰撞后电池起火的速度非常快,几乎没有留给车内人员逃生的时间。
业内专家指出,虽然新能源车的电池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极端碰撞条件下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当电池受到剧烈冲击时,可能引发热失控,进而导致起火甚至爆炸。
小米公司该如何回应公众关切?
事故发生后,小米公司迅速发布了情况说明,并承诺将积极配合调查。然而,对于受害者家属和公众而言,这些表态显然还不够。他们更希望看到具体的改进措施以及对未来类似事故的预防方案。
“我们期待小米能给出一个负责任的答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道歉。”一名网友留言说道。
与此同时,也有声音呼吁加强对新能源车的安全监管,确保每辆车都能经受住最严苛的测试。
无论如何,这场悲剧提醒我们,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安全问题。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都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每一次出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