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新疆生活了多年的治沙人,每当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望着那片无尽的黄沙,心中总会涌起复杂的情感。这片沙漠,曾是无数人心中的“死亡之海”,但现在,它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过去40多年里,依托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在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逐渐增添绿色,形成了长达2761公里的“绿色围脖”。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
2023年底,当我第一次听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和东南缘绿洲之间仍有285公里的缺口时,心里不禁感到一丝忧虑。这个缺口,就像是一个尚未愈合的伤口,时刻提醒着我们,治沙之路还远未结束。但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希望。这一年多来,新疆组织区内外防沙治沙领域的专家,深入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尘”的源区和路径、“水、土、气”的耦合机制以及“乔、灌、草”的科学配置,提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的科学方案。这一方案的提出,不仅为各市县乡村的具体落实指明了方向,更为我们这些一线治沙人注入了信心。
从瀚海千里到绿色屏障
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我国最大的沙漠,总面积约为33.76万平方公里,环沙漠一圈的长度是3046公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水源和植物的绝迹使得人类聚落只能集中在有限的绿洲上。而阻挡沙漠南侵,成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点攻坚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生物治沙措施被广泛应用。克里雅河,这条维吾尔语中意为“漂移不定”的河流,自南向北挺进塔克拉玛干腹地,带来了宝贵的水源。正是这些涓涓细流,滋养了沙漠中的生命,让这里从2014年的瀚海千里,逐渐变成了现在的绿色屏障。
科技助力治沙,未来可期
科技的力量在这场治沙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治沙工作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实时监测沙漠的变化,及时调整治沙策略。同时,无人机的使用也让治沙工作不再局限于人力的局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治沙方法,如利用耐旱植物进行生态修复,或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更适合沙漠环境的植物品种。这些创新举措,无疑为未来的治沙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40年后,塔克拉玛干会变成绿洲吗?
每当我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望着那片逐渐变绿的土地,心中总会浮现出一个问题:40年后,塔克拉玛干会变成绿洲吗?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挑战,更是对所有治沙人的考验。回顾过去的40年,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未来的路依然漫长。要让塔克拉玛干真正变成绿洲,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努力,以及更多的创新。然而,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终有一天,这片曾经的“死亡之海”将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今,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已经实现全面锁边“合龙”,这一成就引发了全网对中国治沙人的致敬。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但我们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40年,我们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用汗水和智慧,书写属于我们的绿色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