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可可: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
河南洛阳,一位身高1.7米的00后女孩可可,正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书写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时期,她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从事过文旅策划工作。然而,当清明节临近时,她却毅然转行成为一名陵园的职业代扫墓人。
“从前我策划相遇,现在设计别离。”这是可可对自己职业转变的一句调侃,却也道出了她内心深处的感悟。在这个特殊的职业中,她不仅为他人传递思念,更在一次次祭扫中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代扫墓,是一种服务,更是一份责任。
代扫墓行业的兴起与争议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因工作或生活原因无法亲自前往墓地祭奠亲人。于是,“代扫墓”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在北京、天津、长沙等地,类似的服务逐渐增多,甚至有商家打出“眉清目秀心地善良”的宣传语吸引客户。
然而,这一行业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对逝者的不敬,也有人觉得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这些声音,可可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只是尽力做好我的工作。”
从文旅策划到职业代扫墓
可可的上一份工作是文旅策划,这份工作需要她不断创造新的故事和体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也更加渴望从事一份能够直面生死的工作。
于是,她决定转型成为职业代扫墓人。在她的工作中,每一次祭扫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她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准备祭奠用品,有时还会代读信件,将生者的思念传达给逝者。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未来展望:从代扫墓到生命文化的传播者
对于未来,可可有着清晰的规划。她希望能够进一步学习殡葬文化,甚至考虑报考民政职业大学新设立的现代殡葬管理专业。她相信,通过专业的学习,自己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这个行业,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并接受生命文化。
同时,她也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的年轻人:“不要害怕尝试不同的职业,每一份工作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像可可这样的年轻人,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总结
从文旅策划到职业代扫墓,可可的转型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为更多人带来了慰藉和希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