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诗词中的诗意人生
2024年7月2日,是叶嘉莹先生的百岁诞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诗词教育大家,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充满了诗意与智慧。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回顾她的传奇人生。
书香世家的童年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农历六月初一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童年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去学校读书,而是在家中接受长辈的传统经典教育。叶嘉莹读的第一本书是《论语》,这为她后来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曾回忆说:“小时候在家里读书,那种宁静和专注的感觉至今难忘。”
辗转多地的学术生涯
叶嘉莹的学术生涯充满了波折。1945年,她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随后前往台湾执教。1969年,叶嘉莹赴美国哈佛大学担任访问教授,之后又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终身教职。尽管在海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她始终心系祖国,1979年正式回到国内任教,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讲授古典诗词。
诗词研究的杰出贡献
叶嘉莹先生在诗词研究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她的研究涵盖了唐五代宋初小令、苏轼、辛弃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多位词人的作品。1988年,她在与历史学家、文学家缪钺的对话中提到:“吾生平作词,风格三变。最初学唐五代宋初小令;以后伤时感事之作又尝受苏、辛影响;近数年中,研读清真(周邦彦)、白石(姜夔)、梦窗(吴文英)、碧山(王沂孙)诸家词,深有体会,于是所作亦趋于沉郁幽隐。”
诗词教育的传播者
除了学术研究,叶嘉莹先生还致力于诗词教育的普及。她认为,古典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2020年,云南女孩王春琳应邀到北京参加了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的首映式活动。在北京,她参观了天安门广场和故宫,拿到了叶嘉莹奶奶的签名书,深受启发。王春琳说:“叶先生的诗词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坚定了我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
敬老佳节的特别纪念
2023年重阳节,国务院参事室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在致辞中表示,叶嘉莹先生是中央文史研究馆目前最为年长的馆员。在这个敬老佳节,发布叶先生的作品集,体现了文史研究馆“敬老崇文”的精神。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茅院生也表示,叶嘉莹先生是诗词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是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人物。“迦陵书系”的出版,是中国出版界的一大盛事。
百岁寿辰的线上庆祝
2024年7月2日,叶嘉莹先生迎来了她的百岁寿辰。当晚,她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与观众见面。叶先生说:“我是叶嘉莹,我是(农历)六月生人,我今天100岁了。”她还分享了自己的诗词心得:“古典诗词里有很多美好的意思,给我很多鼓励。”叶先生把自己比作蚕:“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这句话不仅是她对生命的感悟,也是她对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的体现。
结语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是诗词的一生,是传承的一生。她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通过诗词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正如她所说:“古典诗词里有很多美好的意思,给我很多鼓励。”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她的诗词中汲取力量,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