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行业寒冬:药店关店潮的背景
站在2025年的春天,我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全国药店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关店潮”。根据中康数据预测,2024年全国零售药店关店数量约3.9万家,闭店率达到5.7%,平均每天有107家药店倒闭。而这一趋势并未止步于2024年,2025年甚至可能更加严峻。
从山东立健药店连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小鼎在西鼎会上的发言来看,整个行业已经陷入了连锁药店扩张乏力与单体药店艰难求生的双重困境。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的目标早已无人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数据解析:每天274家药店关门的背后
如果将时间拉长至2025年,预计关店数量将达到10万家,这意味着每天至少有274家门店关停。这样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但背后的原因却复杂多样。
一方面,药价飙涨和消费群体、消费形态的变化让许多中小药店难以维持经营。台湾中药商全联会名誉理事长马逸才曾提到,台湾传统中药行在上世纪90年代全盛时期有1.5万多家,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衰减,仅剩7000多家,一半以上的店铺被迫关闭。
另一方面,头部连锁药店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同花顺数据显示,在已发布业绩预告的生物医药企业中,竟有近半数深陷亏损泥沼,其中包括华大基因、以岭药业等知名企业。即便这些巨头拥有上万家门店,也无法避免市场冲击带来的压力。
连锁药店与单体药店的两难抉择
对于连锁药店而言,快速扩张已经成为过去式。如今,他们需要面对的是如何优化现有资源、降低成本以及提升服务质量的问题。然而,这并非易事。新开门店数量的递减状态表明,即使是资本雄厚的企业也在谨慎行事。
而对于单体药店来说,情况则更为糟糕。由于缺乏规模效应,他们在采购成本、营销推广等方面均处于劣势。此外,随着线上购药平台的崛起,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购买药品,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单体药店的生存空间。
未来展望:谁能在这场风暴中生存下来?
尽管形势严峻,但并非没有出路。行业观察家柏煜预测,十年后中国留下的药店数量将在40万家左右,即淘汰掉30万家。这意味着只有那些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这场风暴中存活下来。
那么,什么样的药店能够脱颖而出呢?答案或许在于创新与服务。一些药店已经开始尝试转型,例如提供健康管理咨询、慢性病管理等增值服务,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客户需求,也能帮助药店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
总之,2025年的药店行业注定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战场。无论是连锁药店还是单体药店,都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并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