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一生的英雄
他,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人;他,是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他,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2月6日,这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科学家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消息传来,无数人为之动容。
“我这一生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这是黄旭华院士生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送别这位国之脊梁。
从交大到核潜艇:梦想与使命的交汇
1949年,黄旭华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毕业。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想到,自己的人生会与中国核潜艇事业紧紧相连。1958年,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黄旭华被选入“核潜艇总体设计组”,成为最早参与这项绝密工程的29人之一。
当时的中国,面临着技术封锁和资源匮乏的双重困境。但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并没有退缩。他们用算盘计算数据,用手绘图纸设计模型,甚至将秤作为测量工具,确保每一部分的重量都精确无误。正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了。
隐姓埋名三十年:无声的奉献
为了保守国家机密,黄旭华选择隐姓埋名30年。这30年间,他远离家乡,无法陪伴父母左右,甚至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从事什么工作。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的身份才逐渐被外界知晓。
有人问他:“后悔吗?”他总是坚定地回答:“不后悔!如果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核潜艇事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生命的最后时光:依旧心系科研
即便到了晚年,黄旭华依然心系科研事业。他常常鼓励年轻人投身科技创新,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后辈。“科学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这是他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
2月6日,黄旭华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纷纷表达哀悼之情。在他的办公室内,摆放着一束束鲜花,那是人们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深深敬意。
送别黄院士:他是我们的骄傲
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国之脊梁”。如今,他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铭记他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愿黄旭华院士安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