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总书记的“板凳座谈会”:一场与人民心连心的对话

在学习进行时,我深刻感受到了一次特别的会议形式——“板凳座谈会”。这让我想起了几天前的一则新闻:3月12日,教育部召开党组扩大会,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而在这次会上,我仿佛看到了一种延续自总书记“板凳座谈会”的精神。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对这种接地气的交流方式感到格外亲切。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宣讲,而是平易近人的互动。正如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与各界代表深入交流一样,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一、从江苏代表团到基层社区

3月5日,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中,与来自连云港市海州区海连社区的李肖娜代表进行了亲切交流。这位90后“小巷总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李肖娜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她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在社区工作中默默奉献了12年。从一开始不被认可,到现在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她的成长历程正是新时代青年奋斗的缩影。


二、教育数字化的未来方向

在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还谈到了教育数字化的问题。他指出,随着智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教育的工具和方法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一名关注教育发展的个体,我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利用新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如何在智能化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民营企业的新机遇

来自盛虹集团的缪汉根代表提到,半个多月前参加了总书记主持的民营企业座谈会。这次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总书记明确表示,要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环境。


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肩负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总书记的讲话无疑为他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四、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2020年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无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应该有学习的机会。这一理念贯穿于他的多次讲话中。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无论是古稀老人还是青年学子,都应该积极拥抱新知识、新技术。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学习总书记的“板凳座谈会”精神,我深刻认识到,真正的领导力源于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无论是教育改革、民营经济发展,还是终身学习体系建设,都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挑战。


让我们携手并进,在新时代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