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邂逅《复活》
那是一个安静的夜晚,我独自坐在书房里,桌上一盏昏黄的台灯映照着一本泛黄的书——托尔斯泰的《复活》。这本书早已被我翻阅过无数次,但每次阅读,总能让我感受到一种全新的触动。那天晚上,我再次沉浸在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故事中,仿佛他们的人生就在眼前展开。
然而,这次的阅读却因为一个小插曲变得与众不同。当读到某一段落时,我突然想起多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段经历与《复活》中的情节有着某种奇妙的共鸣。
抄谱的回忆
那是我年轻时在外省小城的日子。那时,我对小提琴有着近乎狂热的喜爱,尤其钟情于马斯涅的《沉思》。为了能够演奏这首曲子,我四处寻找乐谱,最终从一位朋友那里借到了一份珍贵的手抄本。当时的条件有限,没有复印机,也没有互联网,只能靠手工将乐谱一字不落地抄下来。
每晚,我都会在灯光下小心翼翼地描摹每一个音符,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这种专注让我感到无比满足。尽管后来有几位琴友知道了这件事,还因此嘲笑我“太土”,但在我看来,这段抄谱的经历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
音乐与文学的交织
回到《复活》,我发现这本书与我的抄谱经历竟然有着相似之处。聂赫留朵夫为了赎罪,不惜放弃自己的贵族身份,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我当年为了学习《沉思》,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我救赎”。
音乐和文学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承载着人类的情感与思想。在那个小城里,音乐成为了我心灵的慰藉,而《复活》则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并勇敢地追求新的目标。
重拾初心
多年以后,当我再次翻开《复活》,或者拿起小提琴演奏《沉思》时,总会回想起那段青涩的岁月。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我才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的一切。
如今,我已经不再年轻,但那份对艺术的热爱却始终未曾改变。我相信,无论是在音乐还是文学的世界里,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赤诚的心,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