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深刻感受到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次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想的升华。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让党员教育培训“声”入人心的心得体会。
聚焦需求,因材施教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越来越注重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山西某地创办的“党员夜校”为例,这种创新形式利用晚间业余时间,为农村党员提供了“家门口”的学习平台。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部分党员因工作繁忙无法参与培训的问题,还实现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阵地的全覆盖。正如我所经历的那样,每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总能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强烈的归属感。
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党员教育培训中。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创作出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新媒体作品。比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党员关注,将党的理论政策融入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同时,借助“云课堂”等线上平台,将相关内容以微视频、图解、有声书等形式定期推送,既扩展了覆盖面,又提升了精准度。
红色传承,筑牢阵地
红色资源是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深挖本地红色“富矿”,通过整合乡镇党校、党群服务中心以及红色遗址等资源,打造了一个个坚实的培训阵地。这些阵地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精神的家园。记得有一次参观当地的一处红色纪念馆,那里的讲解员用深情的语言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正是这样的体验,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成果转化,学以致用
党员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广大党员的政治能力、专业素养和实践本领。因此,抓好成果转化至关重要。石台县小河镇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通过延伸“学习链”、筑牢“载体链”、抓住“应用链”,增强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深度、广度和韧度。例如,在学习过程中设置讨论环节,鼓励党员结合实际工作谈体会、提建议;在培训结束后组织实践活动,检验学习成果。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总之,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强化转化,才能让党的声音真正“声”入人心,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