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闽南文化的现代传承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作为一名热爱闽南文化的探索者,我深深感受到新媒体技术对文化传播的巨大潜力。厦门作为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通过“AI+新媒体”的创新手段,为传统闽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一次特别活动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将红色文化与商科教育相结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缅怀英雄先烈活动。这种融合不仅让年轻一代更加了解历史,也让他们意识到如何用现代商业思维去推广传统文化。
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说:“我们不仅要记住过去,还要学会如何用今天的语言讲述昨天的故事。”
科技新品助力文化复兴
泉州(晋江)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场景创新大会展示了多款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新品。这些产品不仅仅是商品,更是承载着闽南文化记忆的艺术品。例如,某品牌推出的一款融入传统剪纸元素的智能灯具,既保留了手工剪纸的精致美感,又通过LED灯效赋予其全新的视觉体验。
这样的创新实践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并非只能停留在博物馆里,它可以通过现代科技焕发新生。
从囊萤楼到新时代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师生带来的思政微课《囊萤之光 红色八闽》,让我重新认识了福建省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的历史意义。革命火种从这里传遍八闽大地,而如今,新一代厦大人正以专业优势投身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郑家建教授提到,“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虽要‘喜新’,但也不能‘厌旧’”。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福建的文化底蕴深厚,无论是“福”文化、红色文化还是闽南文化,都值得我们用心挖掘和传承。
根植于兼容并蓄、厚重博大的福建文化,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乡创美学: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径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厦门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比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队深入体验剪纸、花灯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文化衍生品。
这些努力让我看到,传统文化不仅能够被保存下来,更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正如厦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所坚持的理念——以科学思想为指引,以崇高精神为支撑,以厚重文化为滋养,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厦门实践。
总结而言,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通过新媒体平台,我们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份独特的文化瑰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