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为何在集采中屡屡失意?背后真相大揭秘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医药市场,我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医药行业的观察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外企在中国的药品集中采购(简称“集采”)中总是难以中标?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问题,更涉及到医药行业的生态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一、集采规则的变化


从2024年12月开始,集采规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抽掉了“50%以上降幅可中选”的保底规则,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在价格上做出更大的让步。其次,最高有效申报价偏低,使得企业在报价时面临更大的压力。据业内人士透露,在集采之前,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的挂网价格差异较大,而新的规则迫使所有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李风,一位资深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集采规则的调整,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愿意大幅降价的跨国药企来说,挑战更大。”


二、成本与价格的博弈


集采的核心是通过大规模采购来降低药品价格,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然而,对于一些外企而言,价格的大幅下降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压缩。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已成为行业趋势,不愿意降价的跨国药企选择不中标也是一种正常的商业决策。


由于不接受集采的降价,跨国药企放弃集采覆盖的院内市场后,通常选择走药店或电商零售渠道继续推广这类药物。这既保证了药品供应,也维持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这种策略并非没有风险,毕竟院内市场的规模和稳定性是其他渠道无法比拟的。


三、临床需求与政策导向


在实际操作中,医院和医生也感受到了集采带来的压力。如果之前使用的国产药A未中选,医院就得按照医保要求采购集采中选药物B。如果医院坚持采购A,医保部门就会开始查问原因,甚至可能影响医院的医保报销比例。医保部门鼓励优先使用集采中选药品和耗材,这对于医院来说是一个明确的政策导向。


另一方面,集采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例如,如何处理非报量部分的遴选和入院问题。根据本次带量采购的规则,分配量的大方向已经确定,但不同厂家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偏差。这导致了一些外企在集采中未能获得预期的份额。


四、创新与发展的新机遇


尽管外企在集采中面临诸多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失去了中国市场的机会。事实上,集采重塑了医药行业的生态,为创新研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集中采购之前,医药企业普遍认可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创新、质量和效率,而是谋求高定价,走高回扣、高销量的模式。如今,随着集采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创新和质量。


对于外企来说,这是一个重新审视自身战略的好时机。虽然它们在传统领域可能受到一定冲击,但在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仍然具有优势。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外企可以在中国市场找到新的增长点。


五、未来展望


总结来看,外企在集采中的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规则变化、成本压力以及临床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外企将退出中国市场。相反,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变革,外企有机会通过创新和发展,重新赢得市场地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