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医疗AI的新篇章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AI)的应用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普通人的生活。作为一名关注医疗科技发展的观察者,我深刻体会到,AI技术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我们的医疗体验。
商汤科技作为国内AI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其在医疗领域的布局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在C端市场的尝试中,商汤通过其多模态大模型V6 Omni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这一模型不仅能够进行复杂的推理和数据分析,还具备拟人化对话的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自然、富有情感的交流体验。
林达华曾提到,商汤的技术积累使得V6 Omni能够理解并回应用户的情绪,这种共情能力正是商汤长期深耕“拟人对话”所带来的独特优势。
技术创新:长思维链与多模态推理的结合
V6 Omni的核心在于实现了“长思维链+数理能力+推理能力+全局记忆”的能力升级。具体来说:
- 最长64K思维链让模型能够处理更复杂的问题;
- 大幅领先GPT-4o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其在医疗诊断中表现出色;
- 多模态深度推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这些技术突破使得V6 Omni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帮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辅助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等。
商业化的难题:赚老钱还是开新路?
尽管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商汤在医疗AI领域的商业化道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AI技术的研发投入巨大,回报周期较长,这导致商汤自2018年以来累计亏损超过545亿元。另一方面,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也给AI应用带来了额外的限制。
例如,AI并不具备处方权,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归属难以界定。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仍然是处方权的唯一合法主体。此外,如何合理收费也成为一大难题。如果将诊断费用向医生结算,则可以避免直接向患者收费,但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
张少霆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用新技术赚老钱确实很难破局。”
未来的方向:AI成为百姓生活的得力助手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商汤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认为,AI技术的发展最终将实现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的转变,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AI医生助手”已经成功提升了医护工作的效率。一名医生原本只能看100个病人,使用AI后同样时间内可以看10000名病人。这种效率的提升不仅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也让患者获得了更好的服务体验。
同时,商汤也在积极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为社会带来更多价值。正如马云和徐立所言,AI的未来在于走进百姓家,成为老百姓的“日用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