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具身智能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导读: 什么是具身智能 | 韩峰涛的洞察 | 投资人的视角 | 行业落地案例 | 未来展望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正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是在2023年的夏天,当时珞石机器人CTO韩峰涛发表了一篇万字长文《当机器人拥抱大模型》。他提出,当前机器人可用性差、渗透率低的核心原因在于智能水平不足,而具身智能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具身智能是一种结合了物理实体与人工智能的技术,它让机器不仅能感知环境,还能通过学习和交互不断优化自身行为。

韩峰涛的观点让我深思。他指出,传统的机器人更多依赖预设程序运行,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引入大模型后,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理解复杂场景,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反应。这种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也为未来的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


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对具身智能的市场前景充满期待。从近期的新闻来看,格灵深瞳董事长赵勇提到,尽管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快速崛起阶段,但未来也可能面临漫长的黑夜。这提醒我们,企业在追逐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做好长期准备。然而,随着大厂纷纷入局,比如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项目,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即将发布的具身智能白皮书,我们可以预见,这个行业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部分具身智能概念的人形机器人硬件存在同质化现象。很多公司使用的零部件如谐波减速器和电机都来自同一家供应商,虽然组装速度较快,但智能化程度较低。因此,真正的创新和技术壁垒将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


具体到实际应用层面,道路巡检机器人的成功落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上海,这些机器人已经能够规模化代替传统人工巡检,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此外,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也将为具身智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3.5%。


展望未来,具身智能将在多个领域展现其巨大潜力。无论是医疗、教育还是家庭服务,我们都将看到更加智能、高效的机器人产品。同时,政策的支持和技术标准的制定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正如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所强调的,具身智能不是新概念,但它正在以全新的方式重塑我们的世界。


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无法直接参与技术研发,但可以通过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最新趋势,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毕竟,谁都不想错过这场科技变革带来的机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