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的生死抉择: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残酷现实

导读: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哪吒车主正面临维修配件短缺的问题。没有配件更换,车辆故障只能让车主小心翼翼地驾驶,甚至有些车主买到了“绝版车”,这意味着他们的爱车可能再也无法得到原厂支持。同时,部分员工因公司内部问题拿不到赔偿,只能生气又无奈;供应商则被迫接受“债转股”方案,再相信车企一回。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突破45%,但新势力车企的前路并不宽广。传统汽车大厂的大面积反攻加剧了整个赛道的竞争,留给新势力的时间窗口正在缩小。尽快实现盈利成为这些企业活下去的关键任务。然而,成本控制和商业闭环的缺失使得许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以零跑汽车为例,其2024年的营销费用达到21.4亿元,同比增加18.9%。尽管如此,其营收却实现了92%的增长,达到321.6亿元。即使是在被车圈公认的淡季,去年第四季度零跑单月销量仍处于4万辆的水平。这表明,零跑汽车通过高效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图森未来作为主攻L4级别自动驾驶卡车的公司,曾经拥有高达160亿美元的市值,但在退市时仅剩1亿美元出头。长期巨额亏损和无法形成商业闭环是其“慢性死亡”的根本原因。这一案例为其他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敲响了警钟:技术先进性固然重要,但如何实现商业化落地才是关键。


智能驾驶功能逐渐被消费者接受,但它更像是笔记本电脑上的摄像头——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这种特性导致智驾功能从“可选消费”变成了“必选消费”,却没有带来足够的议价空间。大部分车型的标准版和智驾版存在2万元左右的差价,但随着市场价格战的加剧,这一差价正在被逐步压缩。对于车企而言,如何在保证技术领先的同时控制成本,成为一大挑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