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一名癌症患者的家属,我对CAR-T疗法的每一次医保谈判都充满了期待。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经结束,但令人失望的是,四款“百万一针”的CAR-T产品再次未能进入新版医保目录。这已经是CAR-T疗法连续第四次冲击医保失败了。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这样一种有望拯救无数生命的创新疗法,却始终无法进入医保?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和理解。
CAR-T疗法:希望与现实
CAR-T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兴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它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这种疗法在治疗某些类型的血液癌症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效果,甚至可以让一些晚期患者获得长期缓解或治愈的机会。
然而,CAR-T疗法的价格却让人望而却步。目前全球获批上市的CAR-T疗法都是自体产品,即每个患者的治疗都需要单独定制。由于研发成本高昂、制备工艺复杂,导致每针CAR-T的价格动辄上百万元。这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医保谈判的背后
从2021年开始,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等CAR-T产品就陆续申报医保,但每年都止步于专家评审阶段。国家医保局曾解释称,一些昂贵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相继上市,但由于价格过高,基本医保还难以做到全面覆盖。
事实上,医保谈判并非简单的“砍价”过程。医保部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药物的临床价值、安全性、疗效、患者受益情况以及对医保基金的影响等。对于CAR-T这样的创新疗法,虽然其疗效显著,但高昂的价格确实给医保基金带来了巨大压力。如果贸然纳入医保,可能会挤占其他基础医疗资源,影响更多患者的用药需求。
企业和医保的博弈
面对医保准入的多次失败,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尝试其他途径以提高CAR-T的可及性。一方面,企业希望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制备工艺来逐步降低药价;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探索创新支付模式,如分期付款、商业保险合作等,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然而,企业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得到医保部门的积极响应。医保部门强调,CAR-T疗法的价格仍然过高,即便企业做出一定让步,也难以达到医保可以承受的水平。这种僵局导致CAR-T产品始终未能进入医保目录。
未来展望:通用型CAR-T能否破局?
在现有的自体CAR-T疗法之外,通用型CAR-T(off-the-shelf CAR-T)被视为解决高成本问题的一个潜在方向。通用型CAR-T不需要为每个患者单独定制,而是可以批量生产,从而大大降低了制备成本。目前,国内外多家公司正在积极研发通用型CAR-T产品,部分产品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如果通用型CAR-T能够成功上市,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AR-T疗法的天价难题。届时,更多的患者将有机会受益于这种创新疗法,医保部门也可能重新评估其纳入医保的可能性。
结语
尽管CAR-T疗法连续四年未能进入医保,但我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这一天终会到来。作为患者家属,我衷心希望未来的医疗政策能够更加灵活,既支持创新疗法的发展,又能保障广大患者的用药权益。毕竟,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守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