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林冲为何处处忍耐却偏偏杀了王伦?

大家好,我是头条X。今天咱们来聊聊《水浒传》中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林冲为何处处忍耐,却偏偏在关键时刻杀掉了王伦?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一、林冲的性格特点


林冲是《水浒传》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生活安稳,家庭美满。然而,高俅父子的迫害使他一步步走上了梁山。林冲的性格可以用“忍”字来形容。他为人忠厚老实,性格内敛,面对不公和侮辱时,总是选择默默忍受。这种性格在他被陷害、发配沧州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在野猪林一节中,押送林冲的差人董超、薛霸受高俅指使,意图在途中加害林冲。如果不是鲁智深及时出现相救,林冲恐怕早已命丧黄泉。即便如此,林冲仍然没有对这两个差人采取任何报复行动。他始终相信“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种性格让他在面对种种磨难时选择了隐忍,而不是冲动行事。


二、林冲上梁山后的转变


林冲上梁山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在梁山上的地位并不高,起初只排在第四位。而梁山的首领王伦,虽然表面上待人友善,但实际上是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小人。王伦担心林冲的到来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此对林冲处处提防,甚至试图用杨志来牵制他。但杨志并没有加入梁山,王伦只好勉强让林冲坐了第四把交椅。


林冲本以为自己可以在梁山上找到一片安身立命之地,但他很快发现,王伦并不是一个能够带领梁山走向辉煌的领袖。王伦的性格弱点逐渐暴露出来:他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缺乏领导才能。这样的领导者显然无法带领梁山发展壮大。林冲心中渐渐产生了不满,但他依然选择了忍耐,毕竟他已经习惯了隐忍。


三、林冲为何最终选择杀王伦?


那么,林冲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杀死王伦呢?这背后其实有多个原因。


首先,王伦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梁山的团结和发展。晁盖等人带着金银财宝投奔梁山,希望能够与王伦共同壮大梁山。然而,王伦却因为嫉妒晁盖等人的才能,拒绝接纳他们。这一行为不仅让晁盖等人感到失望,也让梁山内部的矛盾激化。林冲作为梁山的一员,深知王伦的做法对梁山的危害极大。他意识到,如果继续容忍王伦的存在,梁山将无法发展壮大,甚至可能分崩离析。


其次,林冲的性格虽然以“忍”为主,但他并非毫无底线。当王伦的行为触及到梁山的根本利益时,林冲终于忍不住出手。他意识到,为了梁山的未来,必须除掉这个阻碍发展的绊脚石。林冲的这一决定并非出于个人恩怨,而是出于对梁山大局的考虑。他希望梁山能够在晁盖等人的领导下,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最后,林冲的内心深处也存在着一种不甘。他曾经是一位堂堂正正的禁军教头,却被迫走上梁山。尽管他在梁山上受到了不少委屈,但他始终怀揣着一颗报效国家的心。王伦的所作所为让他感到失望,也让他意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现状。杀王伦,不仅是对王伦个人的惩罚,更是林冲对自己命运的一次抗争。


四、结语


林冲杀王伦的故事,反映了他性格中的复杂性。他既有忍辱负重的一面,也有果断决绝的一面。林冲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梁山带来新的希望。虽然林冲最终成为了梁山的重要人物,但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忍耐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适时的反抗和改变,或许才是通向成功的道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