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句接志愿军烈士回家

前言

“待我回家,待我回家……”这是“老兵回家公益活动”发起人孙春龙所著的《没有回家的士兵》一书腰封上的一句话。这句话,不仅仅是对那些曾经为国捐躯的志愿军烈士的深情呼唤,更是无数家庭对亲人归来的殷切期盼。

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与韩国国防部就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达成一致,韩方将于11月28日向中方移交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从2014年至2023年,中韩双方已连续十次成功交接93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见证,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志愿军烈士的故事

在太行山东麓山西省盂县,一位母亲终究还是没有等到当兵的儿子回家。她的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成为了一名永远留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烈士。这位母亲的故事,只是众多志愿军烈士家庭中的一个缩影。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他们的家人则在漫长的岁月中,承受着无尽的思念和等待。

这些志愿军烈士,他们有的是普通的农民,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学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保卫国家,守护和平。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战斗,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交接工作的意义

每一次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交接,都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一次对未来的展望。中韩双方遵循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共同完成了这一庄重的仪式。这不仅是对烈士们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负责。

每一次交接,都意味着有更多烈士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与家人团聚。这对他们的家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也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社会各界的参与

“一人一句接志愿军烈士回家”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志愿军烈士的敬意和怀念。有人写道:“英雄不朽,英魂永存。”有人写道:“山河已无恙,英雄请安息。”还有人写道:“待我回家,待我回家……”这些话语,充满了对烈士的崇敬之情。

除了网友的留言,许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寻找烈士的家属,整理烈士的资料,为交接工作提供支持。这些志愿者的付出,让这项活动更加温暖人心。

未来的展望

随着第十一次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烈士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不仅是对烈士们的告慰,也是对他们的家人和社会各界的一种回应。

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传承英雄精神,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志愿军烈士们,祖国接您回家!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