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历史的记忆往往被时间冲淡,但总有一些人用行动提醒我们铭记过去。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法国小伙马库斯·德雷特斯的故事。他带着外祖父留下的618张珍贵照片来到中国,这些照片记录了日军侵华时期上海的惨烈场景。
跨越时空的珍贵记忆
马库斯的外祖父曾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法租界担任种植园主管。当时,这位老人用相机记录下了许多令人震撼的历史瞬间,包括日军轰炸上海时的残酷场面。然而,这些照片却一直尘封在外祖父家中,直到马库斯决定将它们带回它们真正的归属地——中国。
“这些照片属于中国,它们应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马库斯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炫耀或期待回报的意思,更多的是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尊重。
从622到618: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故事
经过长途跋涉,马库斯终于在2月20日抵达上海,并将手中的618张照片移交给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虽然最初计划捐赠的照片数量为622张,但经过仔细检查,最终确认提交的照片总数为618张。每一幅画面背后都是一个无法忘却的故事,是那段黑暗岁月的真实写照。
马库斯表示:“我的外祖父当年拍摄这些照片时,可能担心吓到年幼的孩子们,因此他对外声称黄浦江里漂浮的尸体只是‘游泳者’。但事实上,那些尸体正是战争带来的惨痛代价。”
拒绝英雄光环:我只是想做正确的事
当媒体争相报道这一善举时,许多人试图将马库斯塑造成一位英雄。然而,他本人却对此感到不安。“我并不是什么英雄,”他说,“真正的英雄是那些为了记录真相而冒着生命危险的人,是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家庭破碎的无辜百姓。”
马库斯强调,他和朋友们只是希望通过这次捐赠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并呼吁更多人加入保护历史记忆的行列。“我们不需要任何报酬,也不追求名声,只想尽一份力让正义得以彰显。”
未来的路:等待鉴定与传播
目前,这618张照片已经交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进行专业鉴定。接下来,纪念馆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研究这些资料的价值,并计划通过展览等形式向公众展示。
马库斯和他的团队还计划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这些照片的内容,让更多年轻人能够接触到这段历史。他们相信,只有记住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正如马库斯所说:“历史不是用来遗忘的,而是用来学习和反思的。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人明白这一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