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三十载,为国铸就重器

2月8日,湖北武汉,细雨绵绵,仿佛天地也在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默哀。这一天,民众自发聚集在悼念现场,向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先生送上最后的敬意。


作为一名普通的年轻人,在得知黄旭华院士离世的消息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位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老人,一生隐姓埋名,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从隐姓埋名到功成名就

上世纪50年代末,年轻的黄旭华接到了一项绝密任务——参与研发中国的核潜艇。这项任务意味着他必须告别家人,从此隐姓埋名,甚至无法向亲人透露自己的工作内容。这一走,就是整整三十年。


在这三十年里,黄旭华和同事们克服了无数的技术难题,没有先进的设备,他们就用手摇计算机一点点计算;没有现成的经验,他们就从零开始摸索。最终,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一刻,凝聚着黄旭华和他的团队无数心血与汗水。


感动人心的细节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分享了关于黄旭华院士的感人故事。有人提到,为了验证核潜艇的安全性,黄旭华曾亲自随核潜艇下潜至极限深度。这种以身试险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还有人回忆起黄旭华对家人的深情。他曾说:“我对家庭的亏欠太多,但对国家的忠诚始终如一。”在他隐姓埋名的岁月里,母亲甚至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直到多年后,家人才知道他在做什么,才知道他的名字背后承载着怎样的荣耀。


社会的缅怀

黄旭华院士的离去,引发了全社会的深切悼念。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以他名字命名的旭华路上,路牌下摆满了菊花,师生们纷纷前来凭吊。一名电子信息专业的博士生表示:“黄老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祖国。”


演员黄晓明也在微博上发文悼念:“他为造核潜艇隐姓埋名三十年间的故事打动无数人。真正的英雄,从不需要聚光灯,因为祖国就是他们的舞台。”


精神永存

尽管黄旭华院士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无悔的一生。正如潮剧《大国赤子》中所唱:“隐姓埋名三十载,为国铸重器。”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深刻感受到,我们这一代人应该继承和发扬黄旭华院士的精神,无论身处何方,都要心系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