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以深情告白祖国,书写核潜艇事业的传奇

在微博热搜上,一个名字引起了广泛关注——黄旭华。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用一生诠释了对祖国的深情与忠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国之功勋的故事。


童年与少年:战火中的成长


黄旭华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正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尽管那时他还年幼,未能亲身参与战斗,但这段经历深深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黄旭华曾说:“我虽未上战场,但我心中始终怀揣着为国家效力的梦想。”


解放后,黄旭华立志要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他选择了船舶工程专业,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深造。四年的刻苦学习,为他日后投身核潜艇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投身核潜艇事业: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


1954年,黄旭华来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任职。不久后,他被选中参与我国核潜艇的研发工作。面对苏联撤走专家、技术封锁等重重困难,黄旭华没有退缩。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1988年,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作为总设计师,黄旭华亲自带队下潜。他坚定地说:“我是总设计师,我要负责到底,我要为核潜艇和一百多人的生命安全负责。我爱我的国家,在核潜艇事业上,我可以牺牲一切。”


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


为了保守国家最高机密,黄旭华在研制核潜艇的30多年间从未回过老家。直到父亲去世,家人也只知道他在北京工作,有一个邮箱号码。黄旭华的母亲是从一篇关于中国核潜艇的公开报道中得知儿子的工作性质。


剧目中展现了黄旭华经历父亲去世与苏联专家撤走双重打击的情景。但他毅然选择留下继续工作,这种一心一意为国的精神令人动容。正如他自己所说:“祖国就是母亲,让母亲强大是我最大的心愿。”


荣誉与成就:国之功勋的光辉岁月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海军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锻造出护卫祖国海疆的“水下盾牌”。这一切都离不开黄旭华及其团队的努力。1994年5月,黄旭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14年,他被评为央视“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黄旭华的一生,是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