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流传一则关于江边发现病毒采样试管的消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恐慌。对此,官方迅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这些试管并未含有任何病毒,呼吁公众保持冷静,不信谣、不传谣。
据淳安发布消息,近期杭州市中医院淳安院区儿科门诊接诊了许多发热的“小病人”,大多数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经过咽拭子和实验室检测,发现发热患儿中有70%左右的小朋友腺病毒一项显示弱阳性或阳性。这一消息引发了家长们的担忧,纷纷在网络上寻求更多信息。
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儿童发热性疾病的重要病因,最常引起上呼吸道综合征。少数情况下,腺病毒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感染腺病毒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反复高热、精神萎靡、咳嗽、咽痛、腹泻等症状。腺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手、污染的物品传播。
腺病毒的传播途径
- 飞沫传播: 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给周围的人。
-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或污染物,如玩具、门把手等,也可以传播病毒。
- 水源传播: 在泳池和水乐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病毒可以通过水中的排泄物或体液传播。
专家提醒,当孩子感染了腺病毒,不要惊慌,症状有轻有重。感染腺病毒后平均有3-8天的潜伏期,无明显症状,但腺病毒传染性极强,急性期可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家长们千万不要盲目给孩子用药,一定要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
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勤洗手,尤其是在触摸公共物品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
- 避免接触感染者: 尽量避免与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 加强室内通风: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海鲜和肉类。
- 提高免疫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疾控中心提醒,腺病毒感染即将进入高发期,可引起反复高热、咽痛、结膜炎等症状。家长们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面对腺病毒的威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必过度恐慌。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医疗干预,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腺病毒的挑战,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