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曝光了一起以高薪招聘为幌子的医美贷骗局,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求职者在寻找工作时可能遇到的风险,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看似诱人的机会时要保持警惕。
发布于:9天前摘要 “这个美容项目很好”“充值消费返利高达七成!”近日,永嘉法院审理一起因被害人轻信充值返利而被骗300万元的刑事案件,美容店老板员工三人合伙诱骗消费者被判刑。2023年11月,市民王女士发现常去的理发店扩张成了一家美容美发店,以前的充值也被转入该店。一次理发...
新闻来源:光明网
甘肃红歌聚贤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某直播平台发布招工信息,声称“月薪7500元,安排4人间空调房”等。但劳动者入职后发现,该厂实际月薪和住宿条件等与招聘承诺明显不符。针对这两家公司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违法行为,相关人社部门责令清除不实招聘信息,要求甘肃红歌聚贤公司...
新闻来源:云南网
该犯罪团伙先在网络发布高薪(月薪5万元至8万元)招聘“技师”信息,后通知求职者到某酒店参加面试,再以需要提升外在形象为由,介绍求职者到“匠心塑美”医院贷款整形,最后设置苛刻入职条件...
新闻来源:环球网
提示:求职者要多种途径了解招聘公司背景,详细询问岗位信息、工作内容,对长时间大量招聘的要提高警惕。
新闻来源:人民网
本来是为了找工作,却因为培训贷陷入“培训债”。与小唐一样,还有10多名应届毕业生,投递了这家公司的媒体运营岗位,他们平均每人通过网贷平台贷款了2.6万余元支付培训费。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一些不良培训机构和网贷平台勾连,盯上求职或兼职的年轻人,他们以通过培训...
新闻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年9月24日,CCTV13新闻直播间对扬州中院审理的一起网络诈骗案进行报道。该案中,13名被告人以帮被害人办理贷款为名,以审查被害人信用资质为由要求被害人提供其支付宝花呗或京东白条额度等信息,进而虚构被害人信用资质不佳,需要将支付宝花呗或京东白条套现提升资质...
新闻来源:澎湃新闻网
9月24日,一起诈骗案被央视网揭露。案件主角是一对夫妇,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骗局,让包括北京一家物业公司维修工方先生在内的7人陷入了圈套,总共被骗取了超过600万元。方先生在一次上门维修过程中...
新闻来源:中华网·新闻
这些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对待高薪诱惑,尤其是那些要求先行支付费用或者贷款的情况。同时,选择正规渠道获取招聘信息,并且多方核实公司的真实性与信誉度,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