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石祥立,一个来自江苏徐州的21岁男生。我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从小生活在无声的家庭中,我深知沟通的困难和生活的不易。但正是这样的环境,教会了我自强与坚韧,也让我在学术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圆梦清华大学。
无声家庭的成长
小时候,我总是感到孤独。父母无法用言语表达对我的关心,我也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与他们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但我从未因此而抱怨或放弃。相反,我学会了通过观察和行动来理解他们的爱。每次放学回家,我都会主动帮忙做家务,照顾妹妹,尽自己所能减轻父母的负担。
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挑战,但我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品质。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如何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解决问题。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变得更加坚强,也为我未来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专业的决定
进入郑州大学后,我选择了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起初,我对这个专业并不熟悉,甚至有些迷茫。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接触到了编程,并立刻被它的逻辑性和创造性所吸引。于是,我决定转专业,投身到计算机科学的学习中。
转专业的过程并不容易。我需要重新学习大量的基础知识,还要面对同学们已经掌握的内容。但我不怕困难,每天早起晚睡,泡在图书馆里自学编程语言、算法和数据结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甚至在网上寻找答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逐渐跟上了课程进度,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保研资格的获得
大三那年,我凭借出色的成绩和扎实的专业基础,顺利获得了保研资格。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也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认可。然而,我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继续努力,争取更高的目标。
为了准备保研面试,我提前复习了专业知识,还参加了多个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面试时,我自信地回答了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展示了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潜力。最终,我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成功保送研究生,成为了一名直博生。
圆梦清华
收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对我多年努力的最好回报。在清华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优秀的师资力量。这里有无数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一起探讨问题,共同进步。
虽然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未来,我希望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经历激励更多像我一样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告诉他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