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他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走进博物馆。随着“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超7200万人次在这个假期选择了用文化的方式迎接新年。从北京到河北,从辽宁到陕西,各地的博物馆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参观高峰。
博物馆里的烟火气
他回忆起自己在春节期间的一次特别体验。那是正月初三,他早早来到滨州市博物馆,准备参加一场名为《探索AI新时代:提升技能值 开拓未来力》的文化讲座。这场讲座由滨州市总工会副主席宁绍海主讲,是“中国·滨州文化大讲堂”的第322期。虽然天气有些寒冷,但博物馆内却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他感慨道:“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能触摸到未来的脉搏。”
文博热席卷全国
据北京市文物局统计,1月28日至2月4日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超过239万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而辽宁省博物馆更是以“人从众”的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7天时间共接待观众11.6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20%。这些数据背后,是人们对传统文化日益增长的兴趣和热情。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他也目睹了春节假期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高达95.10亿元,观影人次达到1.87亿,创造了新的纪录。然而,即使是在影院之外,各大博物馆也成为了人们争相打卡的“顶流”。排队参观的人群,正是文化消费火热的真实写照。
京津冀联动,文化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京津冀三地还联合举办了“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通过交流展品,三地博物馆分别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展览。例如,河北博物院的“京津冀古代花鸟画精品展”展示了130余件珍贵作品,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观赏。除夕至正月初七,河北博物院共接待观众超过10万人次。
陕西文博单位的亮眼表现
陕西省文博单位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春节假期8天,全省文博单位共计接待观众736.35万人次,同比增长0.38%。各地博物馆不仅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新展览,还策划了一系列互动体验活动,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亲身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中来。
结语
对于他来说,这次“博物馆里过大年”的经历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在这个充满现代科技和快节奏生活的时代,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静下心来感受历史、品味传统的空间。正如他所说:“走进博物馆,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