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3.69万吨大桥空中成功“转身”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工程不仅展示了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卓越成就,也体现了工程师们在复杂环境下施工的高超技艺。
一、工程背景
此次成功转体的大桥位于山西太原阳曲县的新阳大街东延道路上。这座大桥全长540米,转体梁为285米,重达3.69万吨。大桥横跨北同蒲铁路,顺时针旋转32度后精准对接,成为我国高烈度震区中最重的斜拉转体桥。
二、施工过程
11月19日凌晨4时至6时,中铁十二局承建的太原阳曲县新阳大街东延道路上跨北同蒲铁路斜拉转体桥经过顺时针旋转32度,连续跨越5条既有铁路股道后,精准实现对接。这一过程不仅需要精确计算,还需要严密的施工组织和协调。
三、技术难点
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进行桥梁转体,面临诸多技术挑战。首先,大桥的重量和长度对转体过程中的平衡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次,跨越多条既有铁路股道,必须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影响到正常的铁路运输。此外,施工团队还必须克服恶劣天气、地质条件复杂等不利因素。
四、工程意义
这座大桥的成功转体不仅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也为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它也标志着我国在高烈度震区桥梁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五、其他案例
除了山西太原阳曲县的新阳大街东延道路上的大桥,还有多个类似的桥梁转体项目也在全国各地相继展开。例如,11月20日凌晨1:40,重达3万吨、长170米的上跨海南东环高铁转体梁完成逆时针84°的“重磅转身”。这是海南省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转体梁施工,标志着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姚南高速公路项目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大谷堆大桥的成功转体刷新了西南地区转体桥单体墩高的纪录,成为国内最高墩中转体桥。这也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姚南高速公路年底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赣江新区阳光大道跨京九铁路和昌九城际铁路双转体斜拉桥的转体施工也取得了成功,标志着阳光大道项目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朝着全线贯通目标迈进。
茶常高速公路上跨京广铁路桥的成功转体施工,更是为茶常高速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结语
这些桥梁转体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卓越成就,也体现了工程师们在复杂环境下施工的高超技艺。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革新,相信我国的桥梁建设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