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活动丰富多样,踏青赏花正当时

导读:

一、清明节的消费热潮

二、各地特色活动亮点纷呈

三、文旅融合推动经济发展

四、环保与文化传承并重

今年的清明假期,人们以各种方式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从踏青赏花到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个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成为推动消费市场繁荣的重要动力。

一、清明节的消费热潮

作为千园之城、花海之城的深圳,在清明假期首日迎来了大批游客。天气舒适、春意盎然,吸引了众多市民走出家门,走进公园和自然景区。根据携程发布的《2024年清明节假期出游总结》,国内本地游和周边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了211%和350%,露营、骑行、攀岩、放风筝等户外活动受到了广泛欢迎。

数据显示,居民出游意愿达到74%,周边游订单量环比增长136%。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450万人次,短途游和“2小时高铁圈”成为了热门选择。

二、各地特色活动亮点纷呈

在江苏盐城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成群候鸟迁徙而来,为这里增添了许多生机与活力。这片滨海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的关键节点。

四川文化和旅游市场在这个假期也迎来了“开门红”。全省文旅系统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和优质的服务,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春日盛宴。例如,在呼和浩特,为期10天的第二届风筝艺术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河南周口太康的市民们则选择了城市周边的“微度假”,毛尖鲜奶茶、毛尖啤酒等新品以年轻化的方式融合了传统茶香,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品尝。

三、文旅融合推动经济发展

随着“赏花”相关搜索量比2024年同期增长2.2倍,花旅+非遗、花旅+科技、花旅+IP等新体验让文旅消费一路“繁花”。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表明,这种结合形式深受游客喜爱。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开行420.5对始发旅客列车,预计发送旅客415万人次,这将创下清明假期旅客发送量的新高。可以看出,旅客探亲、祭祖、踏青、旅游等出行需求非常旺盛。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去年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

四、环保与文化传承并重

内蒙古各盟市文旅部门精心策划了多姿多彩的活动,既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假日生活,又助推了“春日经济”。放风筝作为一种传统的户外活动,在呼和浩特备受青睐。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注重环保与文化传承的平衡。例如,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加强,确保这一重要的生态资源能够持续为人类带来福祉。

总之,今年的清明假期活动丰富多样,无论是踏青赏花还是参与各类文化活动,都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