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洱海的湖面上,大理古城里早起的老人们或在古城墙边悠闲地打着太极拳,或沿着湖边漫步,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这样的场景,正是云南养老旅居生活的生动写照。
作为一名关注养老产业发展的观察者,我深刻感受到如今的养老已不再是单一的被动照护,而是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最近,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印发了《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的通知。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银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策加持,银发经济潜力无限
根据通知内容,将面向社会征集并受理银发旅游列车开行需求,并将银发旅游列车适老化、绿色化、舒适化改造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范围。这意味着,未来老年人不仅可以在旅途中享受到更加贴心的服务,还能通过定制化的列车体验到更高质量的出行生活。
此外,广西农商联合银行2024年为康养旅游项目、医疗设备采购、养老院建设等养老事业累计发放贷款23.43亿元,贷款余额达80.13亿元。同时,该银行还对201个网点开展适老化升级改造,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第三代社保卡换发、激活等上门服务,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当地养老产业的发展。
适老化家居与智能辅具:提升老年生活质量
除了金融支持外,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布局“银发经济”板块。例如,箭牌家居针对老年人推出了智能尿检马桶、升降助力器、淋浴椅、防滑扶手等一系列适老化产品。这些产品的出现,不仅满足了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也体现了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担当。
与此同时,一些科技公司也在开发智能辅具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到智能家居系统,各种创新技术正在逐步改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例如,某公司研发的一款智能手环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标,并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将数据同步给家属,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文旅融合:让老年生活更有品质
随着社会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文化旅游成为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从硬件设施升级到弥合“数字鸿沟”,景区适老化服务从线下到线上全面提升,让老年游客能够玩得更加舒心。
以云南为例,当地政府积极打造适合老年人居住和旅游的环境,如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增设无障碍设施等措施,吸引了众多外地老人前来定居或短期旅居。这种模式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教育赋能:培养专业人才助力产业发展
当然,要实现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近年来,许多高校开设了养老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也纷纷推出针对护理人员、康复治疗师等岗位的培训课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总之,在政策扶持、企业创新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养老≠被动照护”的理念正深入人心。无论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开发智能化产品还是丰富文化活动等形式,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活力且富有潜力的银发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