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黄院士的告别仪式现场,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鲜花组成的潜艇模型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这位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一生。作为一名普通的民众,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了这位隐姓埋名30年的科学家的世界。
2月6日,黄旭华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9岁。消息传来,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人们自发地来到他的工作单位和母校,用鲜花摆成潜艇的模样,以此表达对这位国之脊梁的深切缅怀。黄老一生奉献给核潜艇事业,他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潜艇,无声却充满力量。
从医学生到核潜艇设计师
黄旭华原本学的是医学,但为了国家的需要,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核潜艇事业。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开始自主研发核潜艇,而当时国内的技术条件几乎为零。黄老回忆起那段岁月时曾说:“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双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1964年,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沉没事故震惊世界,艇上100多人全部丧生。这一事件让黄旭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核潜艇的重要性。他坚定地表示:“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隐姓埋名三十年
为了保守国家机密,黄旭华整整30年没有回家探亲。他的家人甚至一度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直到1987年,一篇报道才揭开了这位科学家的真实身份。文章中提到,“他就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黄老的女儿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父亲留给我们的不是财富,而是精神上的富足。他教会我们如何以身许国,如何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切。”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黄旭华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
荣誉背后的坚守
黄旭华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他曾获得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殊荣。然而,在这些光环背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即使到了晚年,他依然坚持每天上班,为年轻人提供指导和支持。
2019年,已经93岁高龄的黄旭华仍然走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他说:“只要还能动,我就要继续为国家做点事情。”这句话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
送别英雄,铭记历史
如今,黄旭华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后人。那些用鲜花摆成的潜艇模型,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传承。我们应当铭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