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春交替的季节里,流感如同一位隐形杀手悄然降临。我是一名普通市民,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亲身经历了身边朋友因流感而突然离世的悲剧。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段令人揪心的经历,并通过杭州5位医生的专业视角,揭开流感致命背后的真相。
从确诊到去世,仅仅三天
我的朋友小李是一位年轻且健康的上班族。前几天,他突然出现了高烧、咳嗽、咽痛等症状,起初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便自行服用了些感冒药。然而,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迅速恶化。家人急忙将他送往医院,经检查后被确诊为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的是,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小李还是在确诊后的第三天离开了人世。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感并非普通感冒,这一点至关重要。根据王晓慧医生的介绍,流感发病的48小时被称为自救的“黄金48小时”。在这段时间内用药,可以在早期清除病毒,减少重症几率,降低死亡风险。抗病毒药品的说明书上也会提示“在流感症状开始的48小时以内使用”。即使超过了48小时,抗病毒治疗仍然有用。
流感为何致命?
流感之所以致命,主要与其快速传播性和并发症有关。流感病毒在低温和低湿度的环境下更容易传播,因此秋冬季节成为流感高发期。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4年第52周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势明显,甲流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指出,流感可以引发发热、高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表现,严重的可以导致肺炎等并发症。特别是对于那些本身有基础疾病或处于疲劳状态的人群,一旦感染流感,发生重症的几率更大。
个人防护与预防措施
面对流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其次,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机会。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就医,不要拖延。此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医生的建议与呼吁
杭州的五位医生通过这次亲历的重症病例,提醒大家:流感并非小事,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他们强调,流感的症状往往比普通感冒更为严重,起病急骤,常常伴有38.5℃以上的高烧。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如果出现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延误治疗。
最后,让我们共同呼吁:关注健康,远离流感。在这个流感高发的季节里,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