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通车:我亲身见证大湾区的新奇迹

进入12月,珠海到江门的车程将从1个多小时缩短为30分钟左右。这不仅仅是一条跨海通道的开通,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新篇章。作为一位亲历者,我有幸在11月30日参加了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媒体开放日活动,提前体验了这条即将改变我们生活的跨海新通道。


当天,6辆满载近300名建设者及其家属的大巴和3辆媒体大巴从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侧匝道出发,缓缓驶上这座宏伟的桥梁。站在桥上,望着碧波万顷的大海,我心中涌起了无限感慨。四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如今,一座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横跨天际,仿佛一条巨龙卧波,连接着珠江西岸与粤西地区。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项目于2020年6月正式动工,历经一年半的前期筹备和四年半的艰苦建设,终于迎来了通车的倒计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年内通车的第二座跨海大桥,它不仅填补了区域交通的空白,更将极大地促进珠海、江门乃至整个粤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站在桥上,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日夜奋战在工地上的建设者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这一伟大的工程付出了无数心血。在烈日下、风雨中,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筑起了这座“小蛮腰”般的标志性建筑。黄茅海跨海通道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座凝聚了无数人梦想与希望的丰碑。


黄茅海跨海通道全长约31公里,主体工程包括两座主桥——高栏港大桥和黄茅海大桥。其中,黄茅海大桥为主跨720米的双塔斜拉桥,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之一。桥梁设计独具匠心,采用了“小蛮腰”造型的桥塔,既美观又实用,成为了黄茅海海域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除了工程技术上的创新,黄茅海跨海通道在生态保护方面也做出了诸多努力。项目建设过程中,管理中心始终坚持“一流管理、一流设计、一流施工、一流技术、一流团队”的建设理念,确保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黄茅海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这片蓝色家园是每一位建设者的责任与使命。


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成通车,将大大缩短珠海与江门之间的通行时间,进一步加强两地的经济联系。对于像我这样经常往返于两地的人来说,这意味着更多的便利和发展机遇。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黄茅海跨海通道必将成为连接珠江西岸与粤西地区的黄金通道,为区域经济腾飞注入新的动力。


站在黄茅海跨海通道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座桥梁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突破,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写照。它见证了中国工程建设的实力与速度,也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黄茅海跨海通道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又一张亮丽的名片,吸引着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汇聚于此,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