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平台上,有一则热搜话题“2、20哪吒闹海看管理学生”引发了广泛关注。今天,我们就以这个话题为切入点,跟随小明(化名)的视角,一起探讨学生管理中的那些有趣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小明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总是喜欢用一些经典故事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理。某天,他在课堂上分享了《哪吒闹海》这一传统神话故事。他问学生们:“如果哪吒是你们的同学,你们会怎么看待他的行为?”
哪吒虽然顽皮,但他敢于挑战权威,同时也勇于承认错误,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小明发现,学生们对这个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认为哪吒太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有的学生则觉得哪吒的行为体现了年轻人的勇敢与无畏。通过这样的讨论,小明意识到,学生管理不仅仅是制定规则和执行纪律,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管理的核心在于沟通
在日常教学中,小明注意到有些学生因为缺乏与老师或家长的有效沟通而产生误解甚至矛盾。于是,他决定借鉴哪吒的经历,在班级里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假如我是哪吒”。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换位思考,理解彼此的感受。
班会上,一名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我觉得哪吒其实很孤独,他只是想证明自己,却被所有人误解。”这句话让小明深受触动。原来,很多孩子内心的诉求往往被忽视,只有通过真诚的交流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
二、规则之外的温度
当然,作为教师,小明也明白,任何自由都需要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上。然而,规则并不意味着冷冰冰的约束,而是需要融入人文关怀。就像哪吒的父亲李靖,虽然一开始对哪吒严格要求,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宽容与支持。
因此,在处理学生违纪事件时,小明尝试采用更加灵活的方法。例如,当一个学生因为迟到而受到批评时,他没有简单地扣分,而是耐心询问原因,并帮助该学生制定改进计划。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也让他们更愿意遵守规定。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哪吒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样地,在校园生活中,责任感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为了强化这一点,小明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比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轮流担任班级管理者等。
这些活动让学生们逐渐意识到,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他们开始学会互相配合、共同进步,而不是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正如哪吒最终选择牺牲自己拯救百姓一样,学生们也在不断成长,变得更加成熟懂事。
总之,通过这次关于哪吒闹海的讨论,小明深刻体会到,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它需要智慧、耐心以及一颗热爱教育的心。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