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平台上,一篇关于“封锁野蛮”老师的分享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一名普通的听众,我有幸参与了这位老师的公开课,收获颇丰。这次经历让我重新审视了学习的方式,也深刻理解了如何通过多感官参与来提升效率。
听课不仅仅是听
听完这堂课后,我才真正明白,听课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吸收知识的方式。正如那位老师所言,“听课不只是听,而是要带着眼睛、耳朵、嘴巴、大脑和双手去看、去听、去说、去想、去写。”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在过去的学习中,我常常只是机械地记录笔记,却没有深入思考其中的意义。
在这次课堂上,老师特别强调了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重要性。他举例说明,当我们用眼睛观察老师的肢体语言时,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用耳朵倾听讲解的同时,也要用心去感受话语背后的逻辑与情感;更重要的是,要用大脑去思考问题,并及时提出疑问,这样才能让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实践中的感悟
为了更好地践行这一理念,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尝试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日常学习中。例如,在阅读一本书时,我会先快速浏览目录,形成整体框架;然后带着问题仔细阅读每个章节,并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或疑惑点。最后,通过复述主要内容给朋友听或者写下心得体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我的理解能力,还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以前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我总是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答案,而现在则会主动寻找证据支持观点,并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这样的转变让我在解决问题时更加从容自信。
启发与反思
除了具体的技巧外,“封锁野蛮”老师还分享了许多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因为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我们往往过于注重成绩而忽略了个人成长。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希望能够继续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新方法,同时也要关注自身兴趣与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总之,“封锁野蛮”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高效听课,更启发了我对教育意义的深入思考。如果你也有机会听到这样一堂课,请一定要珍惜,因为这将是一次改变你思维方式的宝贵经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