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的暖阳下,一场关于教育与成长的接力写作正在简书平台上悄然展开。作为一位热爱思考的人,我被“春天·你好”接力写作的主题深深吸引,尤其是杨珍菊老师以《哪吒》系列电影为切入点,探讨教育观念蝶变的文章让我感触良多。
一、爱与接纳:哪吒的成长启示
在赵孟主任看来,《哪吒1》和《哪吒2》中,李靖夫妇对哪吒的态度是这部影片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哪怕知道哪吒天生神力,和他一起踢毽子可能会受伤,但他们依然选择陪伴他。这种温暖而无条件的爱,让哪吒感受到被接纳,从而滋养了他的内心。这不禁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教育——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这样的爱与包容。
正如龙阳艳所言,自主性、胜任感和归属感是哪吒从魔童成长为英雄的心理秘密。新学期的开始,并不是简单地格式化重启,而是生命经验的螺旋上升。我们需要像哪吒一样,在困境中不断突破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二、参与式体验:让教育更生动
2月12日,贺兰山西路街道芦花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借助《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与式体验儿童话剧”。孩子们通过扮演哪吒的角色,亲身体验了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感受到了哪吒的成长历程。这种互动式的教育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电影背后的教育意义。
三、母亲的力量:温柔与刚强并存
哪吒的母亲是一位温柔包容的母亲,她允许孩子与众不同,是第一个接纳哪吒是魔丸的人;同时,她也是一位英姿飒爽的武将,为了保护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哪吒母亲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而这份爱正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四、牺牲精神:成长的必修课
无论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为了救助父母和陈塘关百姓做出的牺牲,还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郭靖和黄蓉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付出,这些角色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牺牲精神的重要性。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挑战和抉择,只有学会舍弃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五、国漫崛起:文化自信的体现
2025年春节档,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48.39亿元的票房成绩领跑榜单,成为影史首位“3岁百亿影人”。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中国动画电影制作水平的认可,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哪吒这个经典形象经过重新塑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在这个春天里,让我们一起从《哪吒》系列电影中汲取力量,用爱与智慧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哪吒,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唤醒。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