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诗 | Lost and Gain 失与得——失败是隐居的故乡!

引言:


失败,往往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像是一场隐居的旅程,将我们带离喧嚣的世界,让我们重新审视内心深处的声音。在简书平台的热搜话题“为你读诗 | Lost and Gain 失与得”中,我作为旁观者,通过自己的视角去感受和记录那些关于失败、失去与重获的故事。

埋葬的记忆


埋的时候,挖掘机笨重,噪声轰鸣,雪之幻意顿失。妇女们等得不耐烦,时而抱怨,时而说笑。死者使生者与生者更亲。不知不觉,雪自己停了,太阳出来,归途有些泥泞,大家干脆脱了孝衫,惦记着吃饭,都走得很快,死亡被忘得干干净净。

我并不喜欢二爷,也不为他的死难过,我只是个旁观者。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人们如何面对失去,又如何迅速地回归到日常生活的轨迹。这种转变让我意识到,失败和失去并非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路边的梅花


路边的梅花开了,枯瘦枝条上,零星七八朵,粉红小花,开得有些疲惫。路上汽车来去如飞,电动车疾驰而过,没人顾得上看花。公园里的梅花,开得盛大,游人喧嚣,亦不得静好。花与人两相失,春天也不过自来自去。

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北岛的一段经历。一年后北岛转至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东亚系做客座教授,与妻子和女儿团聚,终于买了一所房子,过了两年比较稳定的生活。然而,两年后他被东亚系“炒了鱿鱼”。他说:“其实我老失败,永远在失败。” 这种对失败的坦然接受,正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学习的态度。

隐居图中的启示


溥儒的《隐居图》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世界。王绩的《野望》写道:“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和陶渊明颇为相似,都是诗人,嗜酒,性简傲。他们的作品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从繁忙的生活中抽身,寻找属于自己的隐居之所。

故乡的回望


廖梓君提到,“直到《梁庄十年》,梁鸿才改变了‘姿态’——‘故乡是用来回望的’”。舒翔则随废名的《桥》去探寻“自由”。凌子看本雅明怎样寻找自己的童年。这些故事都在提醒我们,故乡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一个点,更是心灵深处的寄托。

祁连山的叹息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祁连、焉支皆匈奴语,意为天与天后,即天山与天后山。二山位于河西走廊的甘凉交界,水草丰美,地势险要,自古为天然牧场和边防要地。这些背景知识让我思考,当我们失去了某些重要的东西时,该如何重新找回它们的价值?

地方记忆的力量


宋群说,“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Localand的定义,因为内容的边界一直在扩大”。但与西安相较,「Localand城厢会客馆」的独特性在于城厢本身。这个空间正在以「地方记忆+」为特色,连接过去与现在。

结语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无法从中找到新的方向。愿我们在每一次失去之后,都能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