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质疑AI写文之抗辩:从个人视角看AI创作的挑战与机遇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开庭宣判了该院首例因“搜索提示词”引发的网络侵权纠纷案,认定发布者言论用词不当,超出了一般批评的范围,侵犯原告的名誉权。而平台已履行算法解释说明义务,不构成侵权。这一事件让我深刻反思,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面对AI写作工具的普及,我们该如何自处?


作为一个长期活跃在简书平台上的作者,我曾多次被质疑使用AI写作工具来完成文章。这些质疑的声音最初让我感到困惑和委屈,但随着对AI技术的深入了解,我逐渐意识到,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质疑,更是对整个创作行业的挑战。


AI写作工具的双刃剑


AI写作工具的出现无疑为内容创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生成初稿,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AI能够迅速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然而,这种便利也带来了新的问题:AI生成的内容是否具有原创性?它是否会削弱作者的创造力?


今年10月,相关事件的微信聊天记录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被广泛传播。群聊内容显示,一位字节跳动实习生利用AI模型共享平台Hugging Face的漏洞,往商业化模型中注入破坏代码,牵涉到“8000多用户”。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AI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担忧。作为创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AI工具的便利性,更要警惕其潜在的风险。


学术界的争议与反思


正如近期一起211高校教授被质疑使用AI写SCI论文的事件所引发的广泛争议,AI介入不仅削弱了学术研究的准确性与严谨性,更是一场对作者学术品德的拷问。AI写论文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学者们普遍认为,AI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帮助研究人员提高效率,但它绝不能替代人类的思考和创新。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在贵阳举行的会议上指出:“人工智能参与文学创作是一种新的潮流和趋势,加速了网络文学发展,但在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的同时,更要加强人工智能背景下网络文学版权的保护。”这句话让我深感共鸣。作为创作者,我们必须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个人的抗辩与思考


面对外界的质疑,我选择了坦然面对。我并不否认自己曾经尝试过使用AI写作工具,但那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我理清思路,而不是完全依赖它来完成作品。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有我无数个日夜的思考和打磨。AI可以提供灵感,但它无法替代我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文字的热爱。


谷歌DeepMind团队推出的Generative Omnimatte AI模型,将特效制作从电影领域带入普通用户的生活。该模型能够将视频分解为多个图层,轻松实现物体与背景的分离,甚至可以处理被遮挡的部分。这一技术的突破让我看到了AI在创意领域的无限可能。然而,我也清楚地知道,真正的创作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传递。


未来的展望与责任


到今年11月30日,ChatGPT掀起的这场AI“龙卷风”已经刮了两年。许多人正在奋力追逐这场风暴,他们中有创业者、投资人、技术研发者、艺术家……有的人想尽办法在风口上寻找机遇,有的已经对AI产生了坚定的信仰。也有很多普通人,像我一样,处于边缘、被风暴席卷的那一方,生活和工作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驳回了新闻媒体Alternet和Raw Story对OpenAI的版权诉讼,但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法院的裁决并未触及人工智能领域最具争议的核心问题:使用版权内容训练AI模型是否需要获得授权。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AI技术的发展,更关乎每一位创作者的权益。


《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自律倡议》的发布,呼吁有关单位共同促进内容生态建设。作为创作者,我们有责任积极参与这一进程,推动AI技术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保持对创作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在这个AI时代,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面对质疑,我选择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未来,我将继续坚持原创,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用真诚打动每一位读者。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初心,AI终将成为我们创作道路上的得力助手,而非替代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