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科学家吴恩达盛赞 DeepSeek:中国生成式 AI 正迅速崛起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作为一名对AI充满热情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关注全球AI领域的最新动态。最近,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客座教授吴恩达(Andrew Yan-Tak Ng)的一篇长文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在这篇文章中,吴恩达对中国AI公司DeepSeek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中国在生成式AI领域正逐渐赶上美国。


吴恩达不仅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的副教授,还是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的联合创始人及DeepLearning.AI的创始人。他在AI领域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吴恩达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DeepSeek的崛起反映了几个重要的行业趋势,这些趋势早已显现,但如今变得更加明显。


一、中国生成式AI的迅猛发展


首先,吴恩达指出,中国在生成式AI领域正在赶超美国。尽管ChatGPT推出时美国明显领先,但随着Qwen、Kimi、InternVL和DeepSeek等模型的出现,中国的差距迅速缩小。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不仅一举登顶苹果应用商店的免费下载榜,还在美股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市场对美国技术主导地位的质疑。


不少国内媒体给出了“中国AI已经超过美国”、“DeepSeek羞辱OpenAI”、“全球AI霸权之争已经结束”的说法。虽然这些观点可能有些夸张,但确实反映出DeepSeek在中国乃至全球AI领域的影响力。游戏科学创始人兼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更是将其直接形容为“可能是中国AI的一个里程碑”。这表明,DeepSeek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胜利,更代表着中国AI技术的整体进步。


二、开源模型的重要性


其次,吴恩达强调了开源权重模型的重要性。他认为,开源权重模型正在将基础模型层商品化,为应用开发者创造了巨大的机遇。这意味着,更多的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开源模型进行创新,从而加速AI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开源模型的兴起,降低了AI开发的门槛,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AI的研发中来。


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Eric Schmidt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DeepSeek的崛起可能会改变全球AI格局。他指出,中国的开源人工智能可能会终结美国在该领域的霸权。这一观点进一步证明了开源模型在全球AI竞争中的重要性。


三、规模化并非唯一道路


最后,吴恩达认为,规模化并非AI进步的唯一道路。尽管算力备受瞩目,但它并不是决定AI发展的唯一因素。吴恩达指出,DeepSeek的成功表明,除了算力之外,算法优化、数据质量等因素同样重要。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AI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赖于硬件性能的提升,还需要注重软件层面的创新。


总之,吴恩达对DeepSeek的高度评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生成式AI领域的巨大潜力。DeepSeek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中国AI产业整体实力的体现。未来,随着更多优秀企业和人才的涌现,相信中国在AI领域的表现将会更加出色。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