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玩非遗用料就是猛:传统技艺在抖音焕发新生

作为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我最近在抖音上发现了一股令人振奋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中。这不仅让我感到惊喜,更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无限可能。


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不同地区的非遗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新兴技术赋予了非遗新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能够以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形式感受这些古老技艺的魅力。作为“活态文化”,非遗的核心载体是“人”。正是这些默默坚守的“守艺人”,让非遗得以代代相传。


近年来,非遗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的热度持续攀升。据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任永福介绍,今年以来,“山西非遗”在主流新媒体平台的话题播放量已经超过千万次。晋派砖雕、推光漆器等品牌项目成为网络热门话题,打铁花、莲花落等节目也在抖音平台上获得了广泛关注。这种现象让我深刻感受到,非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历史遗迹,而是可以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鲜活文化。


说到非遗在抖音上的传播,不得不提到一些优秀的创作者。比如,非遗手工视频创作者“山白”就凭借其精湛的手艺和独特的创意吸引了大量粉丝。他将牛骨埋入土中半年,取出后将其锉成薄片,再锯成花样镶嵌在木板上,整个过程繁杂且漫长,但通过一条6分钟的视频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让我深受感动。


李子柒的回归更是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她关于漆艺等的新视频继续呈现非遗之美,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和喜爱中国传统工艺。李子柒走访全国20多个省市,拜访超过100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她的努力不仅丰富了个人作品,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她在泉州体验蓝印花布技艺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学习者的真诚与执着。


非遗技艺的传承曾经面临诸多困境,熟练掌握制作技艺的年轻人凤毛麟角。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年轻人的关注,这一局面正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到非遗的学习和创作中,他们用现代的方式重新诠释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比如,漆扇、簪花和马面裙等非遗手工技艺在抖音上的热度不断攀升,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的累计分享量同比增长36%。


非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记录着岁月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如今,非遗在抖音等平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离不开每一位创作者的努力和付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非遗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深感荣幸能够见证这一时代的变迁。非遗不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可以触摸、感受、传承的活生生的文化。未来,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