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月份甘蔗有毒?别怕,真相在这里!


谣言从何而来?

“清明蔗,毒过蛇”,这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这句话其实是一个误解。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三基表示,甘蔗本身并没有毒,问题出在春季的气候条件上。

进入三四月份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这种环境非常适合霉菌生长繁殖。如果甘蔗储存不当,就容易发生霉变,而霉变的甘蔗才真正具有毒性。因此,这句谚语并非指甘蔗本身有毒,而是提醒大家在这个季节要格外注意甘蔗的质量。

专家强调:“霉变甘蔗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

霉变甘蔗到底有多危险?

霉变甘蔗的主要危害来源于一种叫做节菱孢霉菌的真菌。这种真菌会产生一种名为3-硝基丙酸(3-NPA)的神经毒素,这种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食用霉变甘蔗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研究表明,这种毒素不仅对健康有害,还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避免食用霉变甘蔗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首要任务。


如何挑选安全的甘蔗?

为了确保吃到的是新鲜、健康的甘蔗,我们可以采用“摸、看、闻”三个方法进行挑选:

  • 摸:用手捏一下甘蔗,新鲜的甘蔗质地坚硬,而霉变的甘蔗通常会变得松软。
  • 看:切开甘蔗后,观察内部是否有红色或褐色斑点。如果有,说明已经发生了霉变。
  • 闻:靠近甘蔗闻一闻,如果有酒精味或其他异味,也可能是霉变的表现。

此外,购买甘蔗时尽量选择近期收割的新鲜甘蔗,避免购买存放时间过长的产品。

记住:新鲜甘蔗安全可食,霉变甘蔗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