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平台上,一段关于淄博踩高跷的视频火速登上了热搜榜。视频中的主角——“小狐仙”,以其灵动的姿态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无数网友的目光。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踩高跷这项技艺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
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段记忆深处的文化印记。2024年4月10日清晨,淄川区西河镇高跷队队长张利带领着10几名队员来到了镶月湖森林公园。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脚踩高跷,仿佛从历史画卷中走出来的一群舞者。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位扮演“小狐仙”的队员。她的动作轻盈飘逸,每一个步伐都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十年的等待
山头村高跷队最后一次亮相是在2014年的春节。那之后,尽管演出中断了整整十年,但高跷技艺却从未被遗忘。在这段时间里,队员们始终没有停止练习。正如一位老队员所说:“我们虽然不能经常上台表演,但心里一直惦记着这项技艺。”
这种坚持让高跷技艺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且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不断发扬光大。如今,“小狐仙”的回归不仅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民俗的记忆,也让更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并热爱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热闹非凡的颜神古镇
提到踩高跷,就不得不提颜神古镇。在今年春节期间,这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古彩戏法、鱼龙舞、迎财神等各种节目轮番上演,将整个古镇装点得格外喜庆。而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高跷队的精彩表演。
当时正值农历正月初四,古镇内人流如织,大家纷纷驻足观看这场视觉盛宴。“小狐仙”的出现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她手持折扇,在高跷上翩翩起舞,犹如一只优雅的仙鹤展翅飞翔。观众们无不为之惊叹,掌声雷动。
传承的力量
周村长行高跷传承人刘爱琴女士及其女儿张钰就是最好的例子。今年元宵节期间,她们母女俩凭借手拿旱烟袋的“媒婆”形象成功出圈。这样的传承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才能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样令人感动的是济南南山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张艺馨的事迹。这位10岁的小女孩儿对踩高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利用寒假时间刻苦训练。她的坚持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希望所在。
结语
从淄博到济南,从颜神古镇到周村,踩高跷这项传统技艺正在以各种形式活跃于我们的生活中。“小狐仙”的回归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表演,它背后承载着无数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像“小狐仙”一样的传承者涌现出来,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