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峨眉派女弟子走入校园: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碰撞

作为一个从小对武术充满热爱的人,我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峨眉武术带入校园,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门古老的技艺。最近,我有幸参与了一次特别的活动——“非遗文化进校园”,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完美结合。


我是马赵凌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的正宗弟子。几年来,我通过拍摄短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到武术不仅仅存在于武侠小说中,而是可以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疫情期间,我拍摄的一段舞剑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短时间内吸引了400多万粉丝的关注。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 传统武术走进校园


11月15日,我受邀来到峨眉山市第一小学,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进校园”主题实践活动。走进学校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武术的浓厚兴趣和期待。在综艺楼的美术教室内,一场充满活力的武术表演即将开始。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兴奋。


我首先为同学们展示了峨眉武术的基本功法,从简单的站桩、踢腿到复杂的拳法和器械演练。每一招每一式都凝聚了峨眉武术的精髓,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亲身体验武术的魅力,我还邀请了几位同学上台,手把手教他们一些基础的动作。看到孩子们认真模仿的样子,我感到非常欣慰。武术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更是一种培养毅力和自信的途径。


###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除了武术表演,当天还有一位特殊的嘉宾——峨眉山扎染代表性传承人王永清老师。她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扎染艺术讲座。扎染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工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王老师详细讲解了扎染的制作过程,并现场指导孩子们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扎染作品。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布料和染料,创造出了一件件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整个教室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仿佛时间倒流,回到了那个手工技艺盛行的年代。


在这次活动中,我还看到了其他非遗项目的展示。皮影戏、蜀绣、剪纸、成都面人、成都绳编技艺……15位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技艺。每一种技艺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智慧,它们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文化的象征。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 现代教育中的传统文化


作为一名95后的武术传承人,我深知现代社会的变化速度之快。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但同时也让我们逐渐远离了那些传统的技艺和文化。如何在现代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我看到了学校和老师们的努力。他们不仅仅是在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在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有一位名叫李黛萌的小女孩,她虽然只有12岁,但却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作为班长和大队委员,她以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赢得了“红领巾奖章”三星章和雅安市“五好学生”的荣誉。在一次校内的演讲比赛中,她讲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她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坚信,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


### 未来展望


随着“峨眉派女子功夫团”的成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武术的学习中来。作为大师姐,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我希望能够在更多的学校和社区开展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峨眉武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与其他非遗传承人一起,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我们将继续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内容,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是大势所趋。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更多人心中的骄傲。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