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关注国际文化动态的自媒体人,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最近在百度热搜上引起热议的话题——法国育碧公司开发的游戏《刺客信条:影》。这款游戏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却因预告片中展示的“打砸抢”神社情节引发了日本民众及政府高层的强烈不满。
事件起因:预告片中的不当场景
事情要从3月19日的一场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说起。当时,自民党议员加田裕之向首相石破茂提出质询,指出《刺客信条:影》的预告片中存在玩家可以操控角色肆意破坏神社祭坛等场景的问题。这些场景不仅包括砸毁太鼓、神镜、祭坛,甚至还有攻击疑似神职人员的行为。
更令人惊讶的是,预告片中出现的神社是以实名登场的兵库县某著名神社。而据该神社宫司透露,游戏公司在制作过程中从未联系过神社商讨使用名称的许可问题。
首相石破茂的强硬回应
面对议员的质询,首相石破茂明确表示:“这种破坏神社的行为无异于对国家文化的侮辱。”他进一步强调,神社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无数民众的精神寄托。在游戏中将其描绘成可随意破坏的对象,不仅违背了基本的文化尊重原则,还可能对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产生误导。
石破茂还提到,如果商业作品涉及特定文化符号或场所,应当事先取得相关知识产权或许可。这一观点得到了经济产业省副大臣大串正树的支持。大串正树补充道:“游戏开发者有责任确保其创作内容不会对现实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游戏公司的回应与反思
针对此次争议,育碧公司迅速发表声明,表示将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并在未来版本中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然而,部分日本网民对此并不买账,认为仅凭一纸声明无法弥补已经造成的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刺客信条:影》并非首个因文化敏感性问题引发争议的游戏。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游戏作品尝试融入不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元素。但如何在创新与尊重之间找到平衡点,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的看法:文化尊重应成为创作底线
作为一名热爱游戏文化的写作者,我认为任何艺术形式都应当建立在对他人文化的尊重之上。无论是影视、文学还是游戏,创作者都有义务了解并理解所涉及的文化背景,避免因无知或疏忽导致误解甚至冒犯。
回到《刺客信条:影》这件事上,虽然游戏本身是为了追求娱乐性和沉浸感而设计,但其对神社的处理方式显然缺乏足够的审慎。希望未来类似的作品能够在创意表达与文化尊重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总结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看到了文化差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碰撞与摩擦。对于游戏行业而言,这既是一次警示,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创作中,能够看到更多既富有创意又充满尊重的优秀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