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的浪潮中,我始终对前沿技术充满好奇。最近,一个重磅消息让我激动不已: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诞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融资。作为一名关注科技发展的观察者,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这一历史性时刻。
资本涌入,400亿美元点燃脑机接口革命
根据最新报道,日本软银集团(SBG)正计划以2600亿美元的投前估值向OpenAI注资400亿美元。这笔巨额资金将用于支持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的研发。虽然这是一笔针对OpenAI的投资,但它无疑为全球脑机接口行业注入了强心剂。
从实验室到临床,中国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
早在2021年,中国的脑机接口公司就取得了重大进展。一家企业成功获得了FDA IDE(临床研究性器械豁免),成为全球首家获准进行永久性植入式脑机接口试验的企业。随后,在2022年,该公司完成了美国首例脑机接口植入手术。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崛起。
政策助力,北京引领智能脑机系统发展
为了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北京市政府发布了《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出,到2027年,北京将实现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包括脑机接口电极、芯片、编解码算法等。同时,小型化高通量植入式传感器、高通道采集刺激一体化植入式芯片等产品性能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脑虎科技的临床试验,开启“脑控”新时代
今年1月2日,脑虎科技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合作开展了一项临床试验。他们自主研发的256导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成功实现了“脑控”智能设备和语言解码功能。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也为未来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激光雷达行业的启示
无独有偶,国内激光雷达行业也在本月迎来了最大一单融资。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创业项目速腾聚创完成了超3亿元融资,吸引了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等多个产业巨头的关注。这种跨界合作模式或许可以为脑机接口行业提供借鉴。
上市公司布局,脑机接口商业化加速
近年来,我国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加码布局脑机接口领域。例如,盈趣科技与客户InteraXon合作开发的头戴式脑电波监测产品已在北美地区上市销售。这表明,脑机接口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技术路线多样化,侵入式与非侵入式并存
目前,脑机接口主要分为三类: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我国大多数企业选择非侵入式采集技术路线,而侵入式脑机设备仍处于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阶段。尽管如此,Neuralink等公司在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的成功实验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未来展望:脑机接口创新高地
根据相关政策规划,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品将全面实现临床应用,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届时,脑机接口将在医疗、教育、娱乐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