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回忆的边缘,李明(化名)依然能感受到那场灾难带来的震撼与恐惧。作为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山体滑坡事件的一名亲历者,他至今难以忘记2024年7月28日清晨的那个瞬间——整片山体轰然倒塌,仿佛大地在颤抖。
天灾来临前的平静
“那天早上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天气阴沉,但并没有下雨。”李明回忆道,“我们一家人住在靠近山脚的一家民宿里,打算利用周末时间放松一下。”这家民宿位于寿岳乡岳林村,四周群山环绕,风景优美。然而,正是这份宁静掩盖了即将到来的危险。
根据事后调查,此次山体滑坡的原因复杂多样。降水入渗、冻胀冰劈等自然作用使得泥质粉砂岩逐渐破碎崩解,同时山区局地气温同比偏高后突遇骤降,伴随降雨、冻雨和降雪,为滑坡创造了条件。而这些变化,在普通人眼中不过是季节交替的一部分。
灾难降临的瞬间
时间定格在8时18分。一声巨响打破了山村的寂静。“我正准备起床,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巨大的轰鸣声,像是雷鸣又像地震。”李明描述道,“紧接着,整个房间开始剧烈晃动,墙壁发出刺耳的裂缝声。”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股强大的冲击力将他掀翻在地。透过窗户,他看到山坡上的树木连根拔起,泥土和石块如潮水般倾泻而下,迅速吞没了眼前的建筑。短短几秒钟内,原本矗立在山脚的民宿已经消失不见。
“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跑!可是门已经被堵死了,根本打不开。”李明拼命寻找出口,最终从破损的窗框中爬了出来。当他站稳脚步回头望去时,发现自己所在的民宿已经被完全摧毁,只剩下一片废墟。
生死之间的挣扎
幸运的是,李明并非孤身一人获救。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据媒体报道,当天先后投入救援人员700余人、大型救援车辆10余辆、救护车17辆以及医护人员50余名参与搜救行动。
“我记得当时有很多人喊着‘有人吗?’的声音不断传来。”李明哽咽着说道,“那些救援队员冒着二次塌方的风险,用手刨开瓦砾,把一个个被困者拉出来。”尽管如此,仍有12条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除了李明一家,还有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在这次灾害中失去了家园。附近的村民纷纷伸出援手,为幸存者提供临时住所,并协助清理现场。一位民宿老板告诉媒体:“村里的民宿大多依山而建,这次事故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安全问题。”
反思与警醒
如今,距离那场灾难已经过去半年多,但每当提起这段经历,李明仍然心有余悸。“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类在它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他说,“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事实上,类似的山体滑坡事件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屡见不鲜。从巴基斯坦到印度,再到中国湖南,每一次灾难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教训。专家建议,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对于李明而言,这场劫后余生的经历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他计划未来回到家乡,投身公益事业,用自己的故事去唤醒更多人的危机意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