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1月21日,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先生与世长辞。作为一位普通读者,我有幸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今天,我想以自己的视角,向大家讲述这位为国家默默奉献一生的英雄。
童年岁月:战火中的成长
黄旭华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度过的。那时的他虽然还小,但心中早已埋下了报效祖国的种子。尽管没有机会上战场,这份遗憾却化作了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每当回忆起那段历史,黄老总是说:“那时候,我就立志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报效祖国。”
投身科研:从船舶到核潜艇
1954年,黄旭华来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任职,正式踏入了船舶研发设计领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而核潜艇的研发更是重中之重。面对苏联的技术封锁,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在一片空白中摸索前行。他曾说:“我们不能等别人给我们答案,必须自己找到出路。”
忠诚担当:对国家的无限热爱
在黄旭华看来,“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1988年,当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时,已经60多岁的黄旭华亲自带队下潜。他说:“我是总设计师,我要负责到底,我要为核潜艇和一百多人的生命安全负责。”正是这种对国家、对事业的无限忠诚,让黄旭华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
无私奉献:一生无名英雄
参加核潜艇项目意味着要成为一名无名英雄。为了保守国家机密,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甚至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直到后来,他的事迹才逐渐被人们所知晓。面对荣誉,黄老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传承精神:继续前行的力量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海军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锻造出护卫祖国海疆、威震敌胆的“水下盾牌”。这一切都离不开像黄旭华这样的国之功勋。如今,虽然黄老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不断前进。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正如他自己所说:“祖国就是母亲,让母亲强大起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愿黄旭华先生安息,也愿更多的人能够继承他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