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站在浚县古城的街头,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叹不已。彩旗在寒风中飘扬,锣鼓声震耳欲聋,人潮如涌动的河流,将整个古城淹没在一片热闹非凡的氛围中。作为一位热爱民俗文化的游客,我有幸亲临这场盛大的社火表演现场,感受着中原大地独特的魅力。
凌晨三四点,天还未亮,全县各社火队就已经开始陆续集结。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浮丘山碧霞宫广场前排起了长龙。七点刚过,伴随着第一声锣鼓响彻云霄,社火队伍便开始了他们的行进表演。长长的队伍连绵不断,从浮丘山一直延伸到浚县古城,仿佛一条流动的五彩长龙。
走在人群中,我被周围的热情所感染。演员们身着鲜艳精美的传统服饰,手持彩扇、绸带,个个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经过专业导演的精心雕琢,力求呈现出最完美的表演效果。孩子们骑在大人的肩膀上,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小旗;老人们则坐在路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似乎在回忆着自己年轻时的场景。
这次社火表演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传承。1月18日和19日,由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鹤壁市文联共同举办的“中华社火,老家非遗”全国巡演首站走进郑州,为郑州市民送上了浚县的民间文化大餐。纸坊街社火队代表鹤壁市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社火巡游和舞台表演活动,一个个精彩节目令观众大饱眼福。
正月十六是活动的高潮,这一天,来自各地的民间社火队及一些艺术表演团体齐聚一堂,集中进行社火展演。大伾山、浮丘山脚下聚集了众多商家,摊位林立,售卖各种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游客们穿梭其中,品尝着地道的美食,购买着心仪的纪念品,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古城。
浚县的两大庙会——农历正月初九和正月十六,无疑是春节期间最吸引人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高潮日的人流量可达50万人次。新镇九流渡添仓会、屯子镇裴庄灯棚会、码头河灯会、白寺镇的路灯会等各具特色的庙会活动,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淇县的云梦山、朝阳山、古灵山庙会则以朝歌文化为主题,展示了当地丰富的历史底蕴。
在这次活动中,我还遇到了几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泥塑(杨氏家庭泥塑)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佳年和河南省的泥塑(浚县泥咕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柴秀,他们带来了精美的作品,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观赏。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对这些古老技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随着夜幕降临,社火表演也接近尾声。然而,这股热烈的气氛并没有因此消散。相反,它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成为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浚县社火表演不仅是一场娱乐活动,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明年春节,我一定还会再来这里,继续见证这一民俗文化的盛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