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对于山东人来说,不仅是阖家团圆的时刻,更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每年这个时候,山东的年俗文化都会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波热潮,尤其是那充满仪式感的跪拜礼,让无数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每到春节前夕,心中总是充满了期待与激动。从腊八节开始,整个山东便进入了过年的节奏。大集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非凡的庙会,以及那一个个充满温情的传统习俗,都让我深深沉浸在家乡的年味中。
赶大集:年货采购的狂欢
赶大集是山东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2025年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非遗年货大集启动仪式在山东省文化馆隆重举行,4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吸引了众多民众驻足观赏与购买。非遗年货大集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手工艺品和传统美食,更让人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聊城市民老刘感慨地说:“咱的大集也上档次了!”如今,山东大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集市,而是一个集文化、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等不同主题的大集,让山东的年味更加丰富多彩。
跪拜礼: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说到山东的年俗,不得不提那充满仪式感的跪拜礼。每年春节期间,这种传统的拜年方式都会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作为山东人,我深知这一习俗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父亲当年在东北闯荡了二十多年后,带着我们全家回到了山东。那年十月,我们安顿好工作和上学问题,便迎来了第一个三代同堂的团圆年。父亲的辈分在村里属于中等,比我爷爷辈分长的只有两位老人。每到春节,全村人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拜年、问候,那种浓浓的亲情和邻里和睦的氛围,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正月初三,也称“小年朝”或“赤狗日”。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的生日,在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在山东多地,还有一种更为有趣的民俗:这天是老鼠“娶亲”“嫁女”的大日子,当晚要早睡。为何初三要早睡?一是因忙年、守岁、拜年劳累,更因相传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的老鼠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举行婚礼。
新时代下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变迁,山东的年俗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更多人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和参与到这些传统活动中来。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关于山东年俗的短视频和图文内容层出不穷,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这份独特的年味。
“聚山东好品 赶文化大集 过康乐春节”,山东因地制宜同步举办“黄河大集”“运河大集”等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这些活动,年轻一代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继承先辈们的智慧与精神,让古老的年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春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而山东的年俗文化,则是这片土地上最生动的注脚。在这个充满温情和希望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浓浓的年味,传承那些美好的传统,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