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南极科考队的队员们心中,每年的春节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2025年的春节,对于正在南极执行任务的队员们来说尤为特别。他们不仅肩负着重要的科研任务,还要面对极端的气候条件和孤独的挑战。今天,让我们跟随一位科考队员的脚步,一起感受他们在南极度过的这个不同寻常的春节。
我叫李明,是中国第41次南极科考队的一员,负责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这次的任务是长期驻守昆仑站,进行一系列关于气候变化的观测和数据收集工作。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海拔超过4000米,气温常年低于零下40摄氏度,风速可达每秒30米以上。这里不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也是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除夕夜前夕,我们收到了来自国内的问候和祝福视频。看着屏幕里熟悉的面孔和温馨的画面,大家都感到既温暖又心酸。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并确保安全,我们决定不在春节期间集体观看春晚直播。队长解释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任何不必要的活动都会增加风险。因此,我们选择各自通过卫星电话或网络与家人短暂通话,分享彼此的新年愿望。
尽管不能像往常那样热闹地庆祝节日,但我们依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式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家齐心协力装饰了居住区,挂起了红灯笼、贴上了春联,还用彩带和气球布置了一个小小的“新年角”。虽然这些物品看起来很简单,但在白色世界里显得格外耀眼。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每一位队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大年初一早上,按照传统习俗,我们进行了简单的拜年仪式。每位队员轮流发言,讲述自己过去一年里的收获与感悟,并为即将到来的一年许下美好的心愿。随后,我们一起品尝了由后勤保障组精心准备的年夜饭——饺子。这顿饭不仅代表着团圆的意义,更象征着团队精神的力量。即使身处遥远的南极大陆,我们也从未忘记背后有无数人在支持着我们。
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春节期间我们还安排了一些轻松有趣的活动来调节心情。比如组织了一场小型的知识竞赛,题目涵盖了极地科学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了手工制作比赛,利用废旧材料创作出各种创意作品;甚至还有人提议玩起了桌游,笑声回荡在整个考察站内。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在这里却成为了珍贵的记忆。
当然,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关心和支持。从政府领导到普通民众,从科研院所到企业单位,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表达敬意和鼓励。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挑战。
如今,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新的征程即将开始。我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完成预定目标,争取取得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支持中国的极地事业,共同见证这一伟大进程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